玉龍股份主動退市“謎團”:自我造血能力“難言”喪失 大股東資產密集整合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董鵬 成都報道
非*ST個股且穩定盈利的玉龍股份,卻突然選擇主動退市,讓市場頗爲費解。
3月24日,玉龍股份盤中逼近跌停,全天股價振幅超過8%。上週末,該公司披露了一份撤回股票在上交所交易的方案,經其控股股東提議、董事會審議通過,公司計劃以股東大會決議方式主動撤回A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市交易。
至此,玉龍股份很可能會成爲今年A股首家採取主動退市的上市公司。對此,玉龍股份在另一份公告中給出了公司存在司法查封凍結、債務違約等風險,並直言“整體運營停滯,現金流緊缺,基本不具備自我造血能力……”
不過,以上表述與歷史財務數據存在一些矛盾之處。在逐步出清大宗貿易業務後,上市公司業務以黃金採選爲主,2024年上半年主力礦山帕金戈金礦營收、利潤同步增長,同時2024年三季度公司整體也有4.2億元左右的營收進賬。
對此,3月24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聯繫到公司,但是相關人士並未給出正面回覆。
在突如其來的主動退市背後,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細節是,玉龍股份控股股東與實控人此前正在進行密集的資產梳理和整合。比如其控股股東濟高(濟南)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濟高資本”),股權結構在去年12月便曾經發生過變更。
原股東濟南高新控股集團(下稱“濟高集團”),今年2月還成立了地產開發、園區建設運營等領域的4家集團公司,以“助力濟南高新區‘三次創業’全面起勢”。
相比之下,業務集中在礦產行業的玉龍股份,與濟高集團、濟南資本等實控人關聯企業的業務關聯度十分有限。
自我造血能力喪失?
玉龍股份的主動退市存在諸多疑點,首先就是公司是否喪失持續經營能力。
2023年,玉龍股份收入曾經出現斷崖式下滑,當期公司營收24.24億元、同比下降77.8%。不過,由於上述營收下降源於公司主動出清“非核心主業”大宗貿易業務,加之該業務毛利率不高,玉龍股份的盈利能力並未受到明顯影響。
並且,受到帕金戈金礦黃金產量增長、金價上行的拉動,玉龍股份當期盈利更是創出上市以來的新高。
在2024年半年報中,公司還對其黃金業務總結爲“持續優化帕金戈金礦生產經營流程,鞏固並擴大提質、降本、增效成果,加強產學研結合,穩步提升了選礦綜合回收率和礦山電力使用效率……”
同期,玉龍股份黃金貴金屬採選業務收入、淨利潤同步增長,分別達到7.9億元和3.2億元。直至發佈2024年三季報時,上市公司財務數據表現依舊穩定。
然而,玉龍股份近期發佈的生產經營相關公告卻是口風一轉,並與上述較近的經營數據構成明顯矛盾。
公司指出,帕金戈金礦增儲乏力、礦山壽命較短、選礦能力無提升空間等問題,至於該礦最新的生產情況則未給出詳細介紹。
而是在綜合釩礦項目投產時間無法確定、硅石礦礦石不及預期等因素後,得出了“玉龍股份整體運營停滯,現金流緊缺,基本不具備自我造血能力,存在無法持續經營的風險。”的結論。
其次,從交易類、財務類、規範類和重大違法類四類強制退市維度觀察,玉龍股份本身也無明確的被動退市風險。
對比歷史數據,自2017年以來玉龍股份連續盈利,無一年份虧損。加之公司營收規模遠高於3億元的營收“退市紅線”,玉龍股份遠未觸發財務類退市情形。
從交易類退市指標來看,玉龍股份更是十分安全。截至披露上述主動退市公告前,公司收盤價超過13元,總市值則達到102億元,距離“1元面值”、“3億元市值”的退市警戒線相去甚遠。
至於剩下的規範類強制退市、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兩種情形,玉龍股份也無明確的監管立案事項。
玉龍股份近兩年暴露出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營收確認方法帶來的會計差錯、二股東減持披露延遲兩方面,從而可能導致公司信息披露違規的情況,而類似案例在A股上市公司並不少見。
而玉龍股份公告則稱,“公司因多起訴訟、仲裁糾紛,導致核心資產被凍結,公司債務風險加劇,給公司未來治理和生產經營帶來重大不確定性。”
因到期未付合作方琴澳聯創(珠海)發展有限公司,與大橫琴(珠海)商貿有限公司貨款及違約金約4.95億元,兩家公司提起仲裁,實際凍結玉龍股份銀行存款83.9萬元,並凍結公司對外享有的債權約4.3億元。
此外,經琴澳聯創等方申請,玉龍股份持有的陝西山金礦業公司67%股權和燈塔市雙利硅石礦業有限公司45%股權,被相關法院司法凍結和輪候凍結。
大股東資產整合密集
基於上述風險,經控股股東濟高資本提議,玉龍股份展開了此次主動退市。在這背後,而濟高資本及其關聯國資的一系列動作值得重點關注。
濟高資本的原股東,分別爲濟高集團、濟南高新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濟南高新盛和發展有限公司,分別持有其40%、40%和20%股權。
2024年12月,爲貫徹濟南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相關要求,進一步優化濟南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的發展推進工作,支持壯大科創金融投資主體資產規模,經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濟高集團將持有的濟高資本40%股權,全部轉讓至濟高(濟南)能源投資有限公司。
而濟高(濟南)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則是上述股權劃轉前的2024年11月剛剛成立。
完成股權劃轉後的濟高集團,一方面重點投資信息技術、智能製造、生物醫藥三個主導產業,佈局空天信息、量子科技兩個未來產業,另一方面還整合相關業務分別成立了4家集團公司,業務集中於地產開發、園區建設運營、科技產業、城市服務四大領域。
對此,濟高集團官網指出,“以本輪改革爲起點,集團將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優化資源配置,助力濟南高新區‘三次創業’全面起勢。”
將視角擴大到玉龍股份的實控人濟南高新區管委會層面,濟南高新區於2024年啓動“三次創業”,同年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
另據濟南高新區管委會消息,今年2月召開的2025年工作動員大會也指出,圍繞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增進民生福祉四個方面,謀劃招引推進項目。
兩相對比,主力礦山遠在澳大利亞、主營黃金採選的玉龍股份,與濟南高新區的當前發展重點關聯度就顯得十分有限。如何處置玉龍股份及其資產,或許也是濟南高新區需要考慮的重要一環。
而玉龍股份此次主動退市,已經於今年3月20日獲得了濟南市國資委的批覆,並通過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專門會議、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後續尚需股東大會審覈通過、交易所同意。
另據相關退市方案,扣除濟高資本持股外,濟高資本將爲上市公司其餘70.62%股份提供現金選擇權,行權價格爲13.2元/股。
主動退市後,玉龍股份則計劃轉至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並儘可能保持其股票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