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黃敬宏書藝展 10/24登蕙風堂

黃敬宏書法作品《持戒》。 圖/黃敬宏提供

在書法的世界裡,每一次筆墨交織的瞬間,都是因果的交會,是緣分的延續,是文化傳承的延伸。故書法的「遇見」不僅是一種偶然,更是一種註定的必然。

黃敬宏是標準的科技人,臺灣微軟的高層,但在冰冷數字下的骨子裡卻有著書道的靈魂,及對書法藝術的深愛與執着。他師承臺灣印篆紐及書法傳奇大師宋崗,在其「以古人爲師,以古法爲舟」的啓蒙下,黃敬宏從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姪文稿》、懷素《自敘帖》以及魏晉諸碑等經典作品做爲理解書法精神的起點。他說,臨摹這些碑帖,不只是模仿筆劃,更是體會古人心境,理解他們在字裡行間所蘊含的情感與哲理。書法理論強調「形神兼備」,即外在形態與內在精神的統一,這正是「以古爲師」的深層意義。

黃敬宏精通篆隸行楷,如此次展覽作品《持戒》就盡顯經年臨碑帖的深刻功底,頗有歐陽公平正中見險絕的氣度,在凝神靜慮間展現筆力縱橫輕重,筆隨心運中自成面目。黃敬宏認爲,「遇見」書法,是與歷史的對話,也是與自我的對話。每一筆的落下,都是一次心境的流露;每一眼的偶然遇見,都是註定的必然相見。他說,書法的美,在於其自然流暢、渾然天成。當筆隨意走,順勢而爲,不刻意做作,佳作便自然而生。這種「無爲而爲」的境界,正是書法藝術最動人之處。

10月24日至30日黃敬宏將在蕙風堂宣紙圖書部舉辦「遇見-黃敬宏書藝展」,他希望能和喜愛書道藝術者一同感受書法的魅力,體會筆墨之間的深意。此展不僅呈現黃敬宏各種書法字體作品,他也期待透過每一幅字,讓觀者感受到書法背後的哲理與情感,體驗那份渾然天成的美好。他說,展出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我在書法道路上的心路歷程,既有對古法的致敬,也有對創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