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見|從山東服務業全景看中國經濟的發展韌性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觀察中國經濟,既需仰望宏觀大盤的穩健走勢,更需俯察地方發展的微觀脈動。據山東省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6月,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5.7%。10大行業門類中有9個實現增長。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等行業營業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增速分別爲16.3%、10.5%。這組數據,不僅勾勒出山東服務業的蓬勃態勢,更折射出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
看增長之廣度,見經濟韌性根基。服務業是經濟增長的“穩定器”。從行業增長面上看,10大行業門類中9個實現增長,這意味着山東服務業的發展並非依賴個別行業的“一枝獨秀”,而是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良好格局。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兩位數增長,反映出市場活力的持續釋放。在濟南,新興創業園區裡,商務服務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涌現,爲無數懷揣夢想的創業者提供從法律諮詢到市場推廣的全方位支持,助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茁壯成長。這種多行業協同增長的局面,正是全國服務業蓬勃發展的生動縮影,爲中國經濟奠定了堅如磐石的根基,使其在面對風浪時始終屹立不倒。
看創新之力度,見經濟韌性和活力。在時代的浪潮中,創新是服務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近年來,山東服務業積極擁抱數字化、智能化變革,傳統物流企業藉助大數據優化運輸路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線教育平臺打破時空限制,讓知識的傳播更加廣泛和便捷。人工智能客服在金融、電商等領域廣泛應用,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創新,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爲服務業打開了一扇又一扇通往未來的大門,爲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使其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始終保持強大的競爭力。這些創新實踐,如同點點星火,在全國範圍內匯聚成“傳統服務業升級、新興服務業壯大”的燎原之勢,彰顯中國經濟“遇困能解、遇新能創”的活力韌性。
看民生之溫度,見經濟韌性之根本。服務業一頭連着經濟發展,一頭連着萬家燈火。山東服務業的發展,處處彰顯着民生關懷。淄博燒烤火爆出圈,帶動了住宿餐飲、文旅服務等相關產業的繁榮,不僅讓遊客大飽口福,也讓當地從業者的錢包鼓了起來;煙臺的養老服務改革,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專業的照料和關愛,安享幸福晚年。從城市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到鄉村的快遞進村工程,服務業的發展始終圍繞着人民的需求展開,不斷提升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這纔是中國經濟韌性的根本所在。
山東服務業的上半年圖景,只是中國經濟的一個“縮影”,它讓我們看到:中國經濟最大的確定性,是14億人對美好生活的篤定。面向未來,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凝聚力量、精準施策,就定能在波濤洶涌的經濟浪潮中,駛向高質量發展的彼岸,實現中國經濟的行穩致遠。(文/張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