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風雨賽跑築起“板房生命艙”
7月21日下午,在陽西縣儒洞鎮福安村田頭自然村劉阿婆暫住的鋼結構板房裡,兩張牀鋪得整整齊齊,因爲天氣炎熱,板房裡還配備了冰箱、空調,基本的生活物資也充足。“吃住暫時都沒問題,這裡挺安全的。”劉阿婆的大兒子陳行說。看着一旁屋頂已經坍塌的老房子,母子兩人仍然心有餘悸,連聲說多虧了村幹部及時轉移,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7月18日下午3點,陽江市啓動了防風IV級應急響應。在儒洞鎮福安村委會,村幹部們沒有絲毫耽擱,立刻動身趕往各自負責的片區,挨家挨戶走訪,提醒村民做好颱風防範準備,最緊要的任務是把住在危險地帶的羣衆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村幹部最牽掛的是田頭自然村87歲的劉愛珍老太太。劉阿婆和兩個兒子一起住在老舊的房子裡,下雨天房屋會有滲水情況。以往遇到颱風或者下大雨,兒子們都會想辦法帶她到附近親戚家借住避一避。但劉阿婆年紀大了,腿腳也不利索,不想總麻煩別人,這次她並不願意離開自己熟悉的老屋。
看着窗外天色漸沉、風聲漸緊,村幹部商量後,村黨支部書記陳俊越提出了購買鋼結構板房,安在劉愛珍家旁邊的建議。這樣劉阿婆不用走遠路,就在家門口,安全也有保障。陳行聽了,也覺得這是個好辦法。
方案一定,村幹部立刻幫忙聯繫購買板房,18日下午6點左右,一間嶄新的鋼結構板房便穩穩地立在了劉阿婆老屋的旁邊。爲了讓老人住得安心、舒適,村幹部們又馬不停蹄地開始幫劉愛珍一家搬東西。牀鋪、被褥、換洗衣物,還有米、油這些生活必需品,都被一件件小心地搬進了板房。
7月20日早上8點02分,陽江市氣象臺將颱風橙色預警信號升級爲紅色預警,颱風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劉愛珍和陳行住進了板房裡,小兒子則去往親戚家暫住,村幹部細細叮囑他們不要再回老屋,並加強了巡查。
下午5點50分,今年第6號颱風“韋帕”在江門台山海宴鎮沿海首次登陸。僅僅兩個多小時後,晚上8點15分前後,“韋帕”又在陽江海陵島沿海再次登陸,我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福安村也籠罩在疾風驟雨之中,全體村幹部嚴陣以待,值班值守,守護着村莊的安全。
21日凌晨兩點多,已經轉移到板房裡的劉阿婆和陳行突然被一聲巨大的“轟隆”聲驚醒,兩人擔心是不是老房子發生塌陷,但都牢記村幹部的叮囑,不敢貿然跑過去查看。
到21日上午,狂風暴雨漸漸小了下來,陳行來到老屋門口,發現廳堂上方和旁邊的兩個房間,屋頂塌陷了一大半,屋內一片狼藉。鎮村幹部和應急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也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迅速在危房周圍拉起了醒目的警戒線,防止有人靠近發生意外。
陽西縣委、縣政府災後及時的幫扶也讓劉阿婆一家安下心來。陽西縣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他們別擔心,正在幫他們申請因災損毀房屋的重建補助資金,過渡期還有三個月的生活補助。“謝謝黨委、政府的關心!”劉阿婆一家連連感謝。
對來勢洶洶的颱風,陽西縣委、縣政府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周密部署、提前防禦,共轉移撤離9147名陸上危險區域、危房及戶外施工人員,全縣2201名三防責任人全部上崗到位,以實際行動守護好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