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電共生遇風災仍無電可用 郭智輝:將發展智慧微電網
行政院長卓榮泰(左一)12日赴立法院進行「風雨災後復原重建」專案報告及備詢,綠委鍾佳濱(右)質詢。(摘自國會頻道)
丹娜絲颱風重創南部地區,綠委鍾佳濱指出,魚塭、農田雖然有魚電及農電共生,但是因爲是單向輸出電力,缺乏儲能設施,因此即使農地及魚塭上有太陽能板,仍不能提供緊急備援用電。經濟部長郭智輝12日表示,行政院長卓榮泰已有指示,將針對這部分極力改善,在這些地區都要形成智慧微電網,用光電來作爲這地區備用能源,若遇到天災等緊急狀況,有需要時就可以進行切換。
立法院會今天邀卓榮泰率同相關部會首長列席,提出「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專案報告並備質詢。鍾佳濱指出,這次雨災除了造成溫網室設施受損外,也因爲颱風導致電杆倒塌逾3500根,使得魚塭的水車停擺,造成養殖魚缺氧翻肚、冷鏈停擺。而魚塭、農田雖然有魚電及農電共生,但是因爲是單向輸出電力,缺乏儲能設施。
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現在儲能設施在農地已經有容許使用,45平方公尺以下可以放。卓榮泰則說,將發展微電網設置。
鍾佳濱另指出,他多次質詢有關地面型光電案場,如果要就近供電給鄰近社區,必須要有離網運作設計與切換設備,包括離網型逆變器、儲能系統。另外,控制系統必須具備自動切換離網模式功能,同時設計微電網架構或小規模自主供電區域,才能在災後第一時間,將電力提供給災區使用。
鍾佳濱建議,政府應以光電、儲能和微電網3個選項,推動平時售電、災時供民的模式,並同時鼓勵業者與地方政府簽訂「災後供電協議」,將能源韌性納入ESG評比與獎補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