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奶狗奶貓先別撿! 動物之家收15只:媽媽可能會回來
▲瑞芳動物之家日前收容一窩小奶貓。(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記者李依融/綜合報導
新北市瑞芳動物之家收容一窩已開眼奶貓,所幸除了身上有跳蚤外,其餘狀況都很健康。動保處提醒,最近是「奶貓季」,如果遇到切勿急着撿,通常貓媽媽會回來照顧寶寶。
動保處日前獲報有民衆拾獲一窩已開眼奶貓,瑞芳動物之家隨即前往瞭解並將小貓帶回照顧,然而動保處提醒,遇到奶貓奶狗切勿「看到就撿」,務必先「停看聽」。
▲動保員喂小奶貓喝奶。(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動保處解釋,「停」代表停止接近,以免母貓母狗因人類靠近而不敢現身;「看」則要求仔細觀察四周是否有母貓母狗的蹤跡;「聽」則是留意附近是否傳來母貓母狗的叫聲。多數情況下,母貓母狗僅是暫時外出覓食或避開人羣,過早介入撿拾反而可能讓奶貓奶狗失去母親的照顧。
▲剛出生的小奶貓脫離媽媽照顧,存活相當困難。(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瑞芳動物之家站長王嚴緖指出,每年春夏季節都會接獲類似通報,民衆因未見母貓母狗便主動撿拾奶貓奶狗,截至5月底,動物之家已收容15只奶貓。剛出生的奶貓奶狗需要母乳提供免疫力與營養,若未經專業飼養很難存活。民衆若遇到奶貓奶狗,應先觀察4至6小時,確認母貓母狗未返巢後再聯繫動保處協助。
▲若遇到小貓,可以先觀察4到6小時,媽媽通常會返巢照顧。(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動物之家指出,接收奶貓奶狗後,需以專用配方奶粉餵食,並使用保溫燈保持溫暖,避免失溫。此外,哺乳前後以溫水棉布輕拭生殖器與肛門促進排泄,並在合適周齡進行驅蟲及疫苗注射,以提升抗體形成保護力,降低飼養期間的死亡風險。
▲奶貓奶狗需喝專用奶粉。(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動保員幫小奶貓刺激排泄。(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