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R酷認難撕「外國創作者」標籤! 定居臺灣8年...起初學中文原因曝光
記者孟育民/臺北報導
在臺法國YouTuber酷斥資500萬,推出大型企劃節目《中文怪物》,希望透過節目推廣中文的美好。身爲在異地生活的外國人,酷定居臺灣目前已經8年了,他向《ETtoday星光雲》透露,認爲最難學習的語言還是中文,「我在韓國學了6個月就可以開始看韓文書了,我沒花太多時間,但中文我花了更多時間,因爲你看到不認識的字,你沒辦法猜它的意思,連要查字典都沒辦法,還要加聲調,特別痛苦。」
▲酷來臺8年分享心得 。(圖/翻攝自Facebook/酷的夢- Ku`s dream)
事實上,酷坦言當初想學中文是因爲在法國大學有修中文課,只爲了向友人炫耀,「因爲一般法國人看不懂,不是特別崇敬中文,是剛好有這個選項,所以就想挑戰看看。」至於爲何會選擇來臺灣,他則說,「剛好那時候要去韓國留學,我在大學有學一點中文,如果直接去韓國有一點可惜,可能會忘光,所以就想先來臺灣實習3個月。」他後來到韓國漢陽大學當交換生,在2017年畢業後再回到臺灣生活,至今已經過去8年。
▲酷當初學習中文都是誤打誤撞。(圖/翻攝自Facebook/酷的夢- Ku`s dream)
酷透過工作練習中文,並沒有特別上課,被問到身爲國外的創作者,在臺灣工作會比較辛苦嗎?他表示,「我覺得有比較辛苦的地方,也有比較吃香的地方,我們比較吃香的地方是,因爲我們是外國人,所以比較特別一點,容易被注意;反效果是我們比較容易被綁架,被這種『外國人在臺灣』的形象綁架,要去脫離這個形象是滿難的。」
酷接着說,爲了擺脫大衆對於外國創作者的既定印象,所以也做了《中文怪物》,「想要讓大家看說,一個住臺灣的外國YouTuber,他可以拍一些不只是吃,不只是來臺灣旅遊的影片,也是可以做比較完整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