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攻臺?WSJ:中國東南沿海興建海空基地 「避開臺灣海峽」是優勢
華爾街日報4日報導,根據衛星影像和其他開源資料,中國大陸正在東南部沿海大規模建設基礎設施,包括空軍與海軍設施。若對臺灣發動武統,這些設施將進一步增強解放軍作戰能力,也顯示中方針對可能爆發的臺海衝突正強化備戰。歐新社
華爾街日報4日報導,根據衛星影像和其他開源資料,中國大陸正在東南部沿海大規模建設基礎設施,包括空軍與海軍設施。若對臺灣發動武統,這些設施將進一步增強解放軍作戰能力,也顯示中方針對可能爆發的臺海衝突正強化備戰。
這些設施範圍從浙江省溫州樂清灣的一座大型新兩棲艦艇基地,到一座耗資數十億美元、位於福建省且距臺灣前線離島約4.8公里的機場不等。根據華爾街日報地圖標記,地點還有上海浦東、浙江玉環,以及福建的福州、廈門與漳浦。
密切追蹤相關動向的美國海軍退役情報官、現任米契爾航太研究所(Mitchell Institute for Aerospace Studies)資深研常駐究員達姆(Michael Dahm)說:「這一切都是爲了支援中國唯一的軍事規劃情景,也就是臺灣情景。」
美國軍方官員近月來不斷就北京的意圖加強警告,指出中國正走在危險的道路上,不僅彈頭到戰機的裝備都在現代化,軍演規模也不斷擴大,並大規模建設各類設施。這些投資加強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推動的整體戰略,目的在於讓中國具備攻取臺灣的裝備與能力。
儘管跨海行動極爲複雜,習近平是否真有意付諸行動仍未可知。但達姆表示,這些設施避開臺灣海峽或許是一項優勢,因爲臺海一旦爆發衝突,可能淪爲「自由射擊區」。解放軍不必將作戰艦艇集中於單一地點,可以從沿岸不同地點前往臺灣。
不過,這種方式需要更周密的規劃,以確保各部隊能在正確的時間抵達正確的地點,但也會使對手更難判斷何時、何地對哪個目標採取行動。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資深研究員許瑞麟(Collin Koh)表示,新基地的規模顯示建設目的在於擴大戰時用途,可能成爲部分北臺灣入侵艦隊的出發點。
除了海空基地之外,中國多地正興建大型機場,擁有多條跑道、機庫、大量燃料、飛機裝載設備及其他後勤設施,可迅速轉作軍用,其中至少兩座位於臺灣海峽沿岸,一座位於距金門僅約3.7公里、廈門翔安國際機場所在的大嶝島,另一座位於福州市長樂區,對中國軍方指揮官具有戰略吸引力。
軍事專家指出,這些機場未來可作爲前進加油點,支援主基地遭攻擊的戰機,也能成爲集結與中轉中心,將中國其他地區的部隊與軍需品運送至臺灣。
中國大陸舉行九三閱兵期間,殲-15DH、殲-15T與殲-35戰機飛越天安門廣場。路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