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演轉戰!解放軍若突襲 國軍主力艦面臨「全殲」危機
131艦隊爲臺灣北部偵巡主力,圖爲隸屬該艦隊諾克斯級艦發射反潛火箭操演畫面。( 中時資料庫)
「臺海防衛兵棋推演」總結報告中,關於「解放軍由演轉戰突襲行動的可能性」引起高度關注。軍事專家、前國防部視察盧德允對此表示,國軍不該將機率降爲零,並揭露主力艦艇恐遭共軍「全殲」的危機,呼籲徹底檢討現行戰術。
兵棋推演執行者黃介正博士在總結報告中指出,解放軍「由演轉戰」的可能性無法完全排除,建議政府應研擬應對措施。盧德允十分贊同,他認爲兵推的目的並非探討「可不可能」,而是針對看似不可能的狀況,思考國軍是否有應對之道。
盧德允直言,他個人認爲「由演轉戰」的機會很大。若解放軍採取此策略,演習僅是表面,實質則是全方位的入侵作戰。他以2022年軍演爲例,當時國軍主力艦艇幾乎是「一對一」地在海上監控共軍。他擔憂,若解放軍一聲令下同時攻擊,國軍所有在航主力戰艦恐在極短時間內被「全殲」。
他強調,就算國軍隨後能反擊,但解放軍擁有上百艘軍艦的數量優勢,我方難以匹敵,這是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因此,國軍不該將重點放在爭論「由演轉戰」是否可能,而是必須思考如何避免這種可能導致主力盡失的風險。
針對如何避免解放軍突襲的風險,盧德允明確提出應放棄「一對一」的海上監控與驅離策略。他認爲,如果將對共軍艦艇的監控方式改爲無人化系統(例如無人機或無人艦艇),則能大大降低「由演轉戰」的可能性。
盧德允指出,近年來國軍常出現「他用長程無人機來騷擾你,我們卻派有人機去監控他無人機」的狀況,形成了「他對我不對稱」的態勢,完全悖離我國「不對稱作戰」的國防戰略。
對於國防部高層稱國軍要「先動」才能防範突襲,盧德允認爲,這可能讓「由演轉戰」被視爲一個「假議題」。他指出,當共軍艦艇近距離圍繞臺灣時,同時也暴露在國軍雄風飛彈等海空兵力威脅下,這讓部分人質疑共軍在此時發動攻擊的意願。
盧德允總結,無論「由演轉戰」是否爲假議題,國軍都必須將兵推的挑戰落實到實際戰術與資源配置上。他強調:「不可能,我也準備好了;可能,我也準備好了,這纔是兵推的目的。」他呼籲國軍應將有限資源投入到更具效益的不對稱戰術上,以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任何形式的臺海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