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永生?習普大聊「活到150歲」 醫學專家解答了
俄羅斯總統普丁在北京中南海領導人官邸散步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交談。(圖/美聯社)
中國大陸93閱兵順利落幕,然而,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閱兵前,討論用換器官來做爲延長壽命的手段,引發軒然大波。對此,有頂尖的醫學專家指出,這種方式根本不可能實現不老。
BBC報導,在勝利日閱兵上,習近平與普丁、金正恩並肩而立,對外展示另類世界願景,但私下對話卻流露出對長生的興趣。根據BBC翻譯,習近平的翻譯員提到「70歲如今還只是小孩」,普丁的翻譯員則稱「隨着生物技術發展,器官能不斷移植,甚至實現永生」,習近平的翻譯員更補充「本世紀人類或可活到150歲」。
在路透社捕捉到兩位領導人這段離奇對話後,移植外科醫師馬克曼(Dr. James Markmann)告訴《福斯新聞數位版》,普丁與習近平應該討論的是倫理問題與器官獲取,而不是這種說法。
美國移植外科醫師協會執行委員會主席馬克曼博士(Dr. James Markmann)則指出,習近平的結論缺乏科學依據,他說:「移植重要器官確實是一種能夠挽救生命、延長器官衰竭患者壽命的醫療手段。」並補充說:「但並沒有科學證據顯示器官移植能帶來永生,也沒有證據表明人類能借由移植而真的活到150歲。」
2024年,普丁下令成立一家由國家支持的研究機構,名爲「新健康維護技術中心」(New Health Preservation Technologies),專攻細胞老化防治、神經科技等長壽創新領域。
他的女兒、內分泌學家瑪麗亞(Maria Vorontsova)也獲得了國家補助,用於細胞更新與基因研究。
相較之下,習近平對於長壽研究的關聯比較少,但北京已將生物技術定位爲中國經濟與戰略發展的核心支柱之一。
馬克曼最後表示:「我不會評論世界領導人的私人想法,但我們必須記得,目前美國有超過10萬人正在等待挽救生命的器官移植。」他也說:「真正的倫理關切不是永生,而是公平、可及性,以及確保器官能在今天就拯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