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條約纔有領土移轉?蔡正元曝「德國割地」往事反擊徐國勇
「臺灣地位未定論」近期備受熱議。(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昨天在民進黨直播節目提到,臺灣沒有所謂的光復節,引發爭議。而對於徐國勇提到「條約無涉臺灣主權」,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指出,領土轉移並非要有條約纔算數,此外,俄羅斯加裡寧格勒州在二戰前爲德國領土,根據《波茲坦協定》規定,此地被劃分給蘇聯,而對於此協定,當時的德國臨時政府完全承認。
徐國勇昨(16)日在民進黨直播節目直言,根本沒有臺灣光復節,1945年美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是盟軍亞洲地區統帥,前總統蔣中正是中國戰區五星上將,對同盟國而言,亞洲戰區五星上將當然是中國戰區五星上將的上司,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發佈戰區第一號命令,命令蔣代表同盟國接收臺灣,所以蔣接收臺灣當然不是迴歸中國,自然沒有臺灣光復節,而日本拋棄臺灣主權,那時臺灣主權未定,「就這麼簡單」。
針對當時的臺灣人算是哪國人?徐國勇稱還是日本人,在日本拋棄主權後,原來的日本人都在臺灣,那時候在臺灣的人也是日本人,因爲臺灣是日本的領土,爲了解決留下的這些人的國籍問題,纔會有1951年(應爲1952年)的《中日和約》。他並指出,韓戰爆發後,美國擔心臺灣與東南亞各國被共產黨併吞,開始與各國及地區實際領導人簽訂共同防禦條約,是軍事同盟概念,無涉領土主權歸屬,後來臺美斷交後就廢止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這也證明條約無涉臺灣主權,國民黨想用《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來證明主權,這是錯的。
蔡正元今天在政論節目《大新聞大爆卦》表示,領土轉移並非要有條約纔算數,因首先,《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紀載,不管文件名稱爲何,只要意思表示一致就是條約。再來,俄羅斯加裡寧格勒州過去爲德國的領地「東普魯士」,此地在二戰結束、從德國轉移至蘇聯時也沒有簽訂合約,根據《波茲坦協定》,波蘭獲得奧得河以東的德國領土,蘇聯則獲得東普魯士,對於此協定,當時的德國鄧尼茲政府完全承認,「有合約、條約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