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談判破局! 歐盟醞釀祭「反制大招」鎖定美服務業、公標案

▲歐盟與美國的關稅談判再度陷入僵局。(圖/路透社)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歐盟與美國的關稅談判再度陷入僵局,外交官透露,隨着達成協議的希望逐漸破滅,歐盟內部正考慮祭出啓用「反脅迫工具」,採取更大範圍的反制手段,包括限制美國服務業及公共標案的進入。

根據《路透社》報導,多名歐盟外交官透露,歐盟原本有望與美方達成協議,儘管仍須面對10%關稅,但至少能換取部分讓步。

然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威脅自8月1日起加徵30%關稅後,情勢急轉直下。歐盟貿易事務執委塞夫科維奇(Maros Sefcovic)上週在華府與美方會談後,向歐盟代表們提交了一份冷靜、現實的報告,直指30%關稅將「幾乎禁止」跨大西洋貿易。

匿名外交官透露,美方在會談中拋出了幾個不同的方案,其中一個基準稅率甚至可能遠高於10%,「每個談判對象都有不同想法,沒有人能告訴塞夫科維奇,哪個方案纔會獲川普點頭。」

至於要放寬或取消現行對鋼鐵和鋁的50%關稅,以及對汽車零件的25%關稅,前景同樣不樂觀。

此外,華盛頓拒絕了歐盟要求的「凍結措施」,理由是川普不可能在國家安全問題上被綁住手腳。對此,歐盟多國態度日益強硬,儘管仍盼透過談判解決,但已着手研擬對策。

歐盟目前暫緩對價值21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暫緩期限至8月6日,同時討論是否對720億歐元的美國出口品啓動新一波反制。

歐盟內部對於啓用「反脅迫工具」(Anti‑Coercion Instrument, ACI)的討論也越來越多;這項工具原本主要是針對中國而設計,允許歐盟對那些以經濟施壓迫使成員國改變政策的國家採取報復手段。

若啓用,歐盟可以針對美國服務貿易下手,限制美國企業進入歐盟的金融市場、禁止美國企業參與歐盟的公共標案;歐盟的公共採購市場每年價值約2兆歐元。

其他可能措施還包括限制美國投資、降低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以及限制美國化學品或食品進入歐洲市場。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日前強調,ACI屬於「非常時期」工具,「我們還沒到那一步。」

根據規定,啓動ACI需要至少15個國家、代表65%歐盟人口的合格多數同意。歐盟官員表示,在沒有把握一定能通過前,不會輕易動用,但目前已經出現愈來愈多的支持聲音,德國就是贊成考慮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