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淑慧曝不同意票藏4含意:也是「否決」賴清德

圖爲26日投開票所開票畫面。(資料照/趙雙傑攝)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中時資料照)

首波大罷免全槓龜,24名藍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全數失敗,顯示出藍白選民合力對抗民進黨主張的大罷免。國民黨臺北市議員遊淑慧昨(27日)分析直言,每一張不同意票的背後含意,有的並不只是支持藍委,而是4個不同意,也就是「不同意賴清德執政偏激、不同意民進黨當家鬧事、不同意政治介入司法、不同意讓人民心生恐懼」。

遊淑慧昨在臉書說道,看到中選會網站上的公佈滿滿的「否決」二字,自己滿心歡喜,而民進黨應該觸目驚心,因她認爲「這不只否決罷免,也是否決賴清德」,至於第二波罷免投票將於8月23日投票,「這對賴清德和柯建銘的壓力是,要如何突破0:31」。

遊淑慧透露,26日在政論節目同臺的民進黨顏若芳議員還要說,「國民黨立委是被留校查看、國民黨要學習聽多元聲音」,當下立即回對方,「所有政治人物都是被民衆留校查看的對象,妳也是、民進黨也是、賴清德也是。而2024年、2025年連敗兩次的『執政黨』纔要聽多元聲音」。

遊淑慧並認爲,每一張不同意票的背後含意,有的並不只是支持藍委,而是不同意民進黨,包含不同意賴清德執政偏激、不同意民進黨當家鬧事、不同意政治介入司法、不同意讓人民心生恐懼;她指出,需要更包容民意的是執政黨,他們始終沒搞清楚自己的角色,反過來總要別人包容他們,推動罷免的是公民,反對罷免的也是公民,「說要與公民同行的賴清德,這次要不要重新選擇方向?」

最後,遊淑慧表示,完封戰續演,823再下一城,0:31後,希望賴清德想想,以大對小要能容,包容多元民意、包容在野黨監督...,爲了臺灣坐下來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