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優惠券惹的禍!”杭州一急診中心接診人數激增,醫生:被外賣大戰波及

“我是急診科王燕,我來反映個情況,你們看看能不能呼籲一下。”7月24日早上,急診科護士長王燕撥打了醫院宣傳統戰部電話,講述了錢塘院區急診中心的“無可奈何”。

原來,自從近期各大外賣平臺“優惠大戰”以來,急診接診的心慌心悸病人和急性腸胃炎病人顯著增加。

兩杯冰美式、一杯厚乳拿鐵

連喝三杯咖啡後心跳亂了

“醫生,我的心‘砰砰砰’跳得我好慌啊!”7月23日晚上10點多,一名面色蒼白的年輕的姑娘走進浙江省中醫院錢塘院區急診中心,來到導診臺前一邊講述她的情況,一邊手也不自覺地發抖。接診醫生接診後,迅速做了動態心電圖和血液常規檢查。結果顯示:竇性心動過速,最快心率132次/分,血鉀偏低3.2mmol/L(正常3.5–5.0 mmol/L)。

“我白天搶了三張券,兩杯冰美式、一杯厚乳拿鐵,想着不喝就過期了,所以就……”小姑娘喘着氣說。

“又是優惠券惹的禍!”急診醫學科孫陟中醫師無奈表示,“三杯咖啡,加起來接近680mg的咖啡因,已超過《中國居民膳食咖啡因攝入指南》對成人每日≤400 mg的安全上限了。後續通過補鉀、β阻滯劑、心電監護,患者的心率得到控制。”

“近段時間,尤其是晚上,心慌心悸來急診的年輕人顯著增加。”王燕表示,絕大多數在導診時醫護人員一起判斷後認爲問題不大,等“那股勁”過去就行,留觀後就回去了。但是也有一些確實喝了過量咖啡、奶茶合併一些基礎性疾病,從而導致健康問題的人,需要及時治療。

每天接診40餘例急性胃腸炎患者

平均年齡不到30歲

外賣平臺“補貼大戰”越打越猛,不少年輕白領午休期間就是打開手機,收取那些鋪天蓋地的補貼優惠廣告,看着捲成“白菜價”的咖啡、奶茶、冰飲,實在忍不住不下單。

尤其是20~35歲的白領和大學生,抱着“不喝就虧”的心態,把冰箱塞成小型倉庫。蛋糕、蛋撻、奶酪、披薩、炸雞、薯條、漢堡……儼然像過年囤年貨。咖啡、奶茶放久了容易壞,於是只能“勉強”自己多喝幾杯。

“7月份放暑假以來,急診、腸道門診日均接診40餘例急性胃腸炎患者,平均年齡不到30歲,主因來自於外賣‘囤單’。暑期學生都放假了,很多孩子喜歡點外賣吃,結果突然肚子痛得厲害,甚至噁心、嘔吐、腹瀉,來看腸道門診。一方面是冰冷飲料刺激引起胃腸痙攣,另一方面,夏天高溫下細菌容易滋生,造成外賣不衛生,導致急性胃腸炎。”急診醫學科副主任徐華表示,這些東西不僅吃了容易發胖,同時也容易導致腸胃問題。

7月23日晚,27歲的阿豪因爲外賣“奶茶自由”而“喜提”急性胃腸炎。阿豪回憶,“前面我領了很多券,晚上10點又點了兩杯當夜宵。”阿豪蜷在腸道門診的靠背椅上,“罪魁禍首或許是放了四小時的芝士奶蓋,可能已經變質了。喝完沒多久開始就不斷跑廁所,拉到腿軟。”

阿豪的血常規顯示:白細胞計數14.5*109/L↑ ,中性粒細胞 87.9%↑,符合細菌感染所致炎症反應。醫生提醒,奶油、奶酪等高脂高糖配料在室溫下易成爲細菌溫牀,2小時內菌量即可升至致病水平;若出現持續腹瀉、發熱或脫水,應及時就醫進行病原學檢測,並在專業指導下補液與用藥,切勿自行服用止瀉藥。”

“外賣平臺的‘大戰’,戰場竟然波及了急診!”徐華建議,如何讓大家能在這場“商戰”中保持健康,要特別注意以下三點:

1、設立每日“咖啡因賬戶”:記錄每日咖啡/奶茶/能量飲料攝入量,健康成年人每天咖啡因攝入量,最好控制在400毫克以內。孕期/哺乳期女性,每天最好控制在200毫克以內。

2、看清配料:選擇“無植脂末、無氫化油、無糖或微糖”的飲料,配料表前三位應爲“生牛乳、茶葉、水”。

3、儘快飲用,不過夜:現制飲品開封后室溫2小時內喝完;室溫高於30 ℃ 時,1小時內解決;冰飲亦不過夜。

此外,徐華還指出,咖啡、奶茶雖然好喝,平臺大戰中價格也便宜,但真不宜多喝,而浙江省中醫院互聯網醫院上的許多時令中藥茶飲既便宜還健康,經過線上辨證合適之後就可下單,也非常方便。

(來源:都市快報橙柿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