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升轉貶 信心喊話有效 券商直言 美施壓逼升值
央行總裁楊金龍5日信心喊話後,新臺幣6日早盤匯價閃見29元,但最後峰迴路轉、由升轉貶,終場收在30.28元。(本報資料照片)
央行總裁楊金龍5日信心喊話後,新臺幣6日早盤匯價閃見29元,但最後峰迴路轉、由升轉貶,終場收在30.28元、貶值1.35角,穩住3字頭,央行官員解讀,顯示市場供需已恢復理性。不過,外銀報告指出,臺幣還有升值空間,若接下來上演「去美元資產化」的戲碼,不排除匯率會朝28至29元水準靠攏,投資人仍要保持警覺。
壽險公司手中握有美債、美元,由於這波避險準備工作明顯不足,瑞銀(UBS)報告指出,壽險公司、出口商可能會在新臺幣回檔之際,提高避險比率,若將外匯避險、存款恢復到一定水平,可能有高達1000億美元要拋售,新臺幣仍有升值空間。
報告進一步指出,這波匯率異動無法以傳統指標來解釋,除了外資流入臺股外,另個幕後推手正是壽險公司,壽險業者長期持有大量以美元計價的資產,由於外匯避險部位不足,美元貶值趨勢下,壽險業將會恐慌性調整部位,但此舉可能引發市場連鎖反應。
此外,國內券商聽完楊金龍記者會說明後,直指楊金龍沒有完全說出真相,上週五新臺幣飆升,與臺美達成的貿易協議有關,因爲協議內容可能涉及匯率重新調整;且韓國央行行長李昌鏑昨受訪直指,美國政府向亞洲國家施壓,正是這波亞洲貨幣匯率走揚的原因,券商報告與李昌鏑說法不謀而合。
券商認爲,美國政治壓力、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不只壽險公司避險、出口商預期心理,還有投資者拋售美國資產,幾股力量集結,新臺幣升值恐怕還沒結束。
法國巴黎銀行認爲,新臺幣激升與臺灣企業、散戶投資者積極拋售美元有關,加上官方進場力道有限,導致大幅升值1元;未來不能完全排除進一步升到28至29元水準,而這個水位在川普1.0時曾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