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升值出口商急結售 6月外匯存款寫逾22年最大減幅

中央銀行今天公佈6月金融概況,其中外匯存款餘額驟降至新臺幣8.2兆元,年減11.17%,續寫逾22年最大減幅。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侯永全攝影

6月下旬,新臺幣升勢再起,出口商憂心匯損,急於拋匯,中央銀行今天公佈6月金融概況,其中外匯存款餘額驟降至新臺幣8.2兆元,年減11.17%,續寫逾22年最大減幅。

中央銀行公佈6月金融概況,M1B及M2年增率分別上升爲2.44%及3.45%,主要是因放款與投資年增率上升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第2季起,臺灣因經濟基本面佳,以及與美國展開貿易談判,市場升值預期轉濃,新臺幣匯率強勢飆漲,一度引發出口商「踩踏事件」,央行不得不出面信心喊話,多管齊下穩匯。

新臺幣升值的效應,也展現在相關金融指標。6月外匯存款期底餘額大減1616億元,降至8兆2392億元,爲111年9月以來最低水準,年減11.17%,繼續改寫逾22年最大減幅。

外匯存款餘額以新臺幣計價,會因匯率而波動。除此之外,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葉盛說明,企業對外投資付款,或是有新臺幣資金需求,將外匯存款結售爲新臺幣,均會使外匯存款規模減少,但6月市場存在新臺幣升值預期,眼見新臺幣持續升值,廠商憂心匯損,急於換回臺幣,也是一大因素。

股市方面,由於人工智慧(AI)題材延續,有利於支撐臺股表現,臺股6月大漲908點。

而央行公佈的證券劃撥存款餘額,素有「散戶信心風向球」之稱,6月大增1071億元,升至3兆4073億元,爲8個月高點,融資餘額也重返3000億元大關。

葉盛表示,股市表現穩定,有利於投資人信心;除了散戶指標,觀察外國人新臺幣存款餘額,從5月的1644億元,降至6月的1558億元,也是反映外資看好前景,「錢進」股市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