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美對臺支持力道弱化 美前官員籲國會扮演領導角色

美國國防部前印太事務助理部長瑞特納。圖爲瑞特納2023年出席國會聽證會。(路透)

美國國防部前印太事務助理部長瑞特納(Ely Ratner)7日表示,他擔心美國現行的政策正在減少對臺灣的支持,也破壞美國維持臺海和平與穩定的承諾,呼籲美國國會應扮演領導的角色,動用所有的工具來強化臺灣的防衛和韌性,包括適時的軍售和動用「總統撥款權」(PDA)。

華盛頓郵報日前報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今年夏天拒絕批准總額逾4億美元的對臺軍事援助;聯邦參議院7日舉行聽證會,討論如何對抗中國的在印太地區的非法、威脅、侵犯和欺騙行爲;瑞特納表示,對臺灣來說,中國的灰色地帶作戰日益加劇。

瑞特納說,他擔憂美國政策目前的方向正減少對臺的支持,同時破壞美國對臺海和平穩定的承諾;他認爲,國會可以扮演領導的角色,透過所有可利用、符合臺灣關係法的工具來推進臺灣的國防與韌性;瑞特納說,這些工具包括適時的對臺軍售、軍事融資、總統撥款權,以及支持臺灣國防工業。

瑞特納說,美國政府也必須爲任何劇本做好準備,包括仁愛礁(Second Thomas Shoal)遭到海上包圍、臺灣遭到軍事包圍,或者接近臺灣海岸的海上侵犯等。

華府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DD)資深研究員辛格頓(Craig Singleton)則表示,能源供應是臺灣在衝突爆發時最大的弱點,並認爲中國只要小小施壓,就有可能對臺灣造成巨大的壓力,如中國未來有可能要求液化天然氣載運船向中國申請許可,才得以通過臺海。

辛格頓認爲,美國應該對臺灣的關鍵能源供應國下手,如告知卡達,若他們切斷對臺灣的能源供應,將面對非常嚴重的後果;辛格頓說臺灣也必須盡到責任,包括重啓封存的核能電廠,以及建立自家的液化天然氣載運船船隊等。

辛格頓也表示,美國應該協助臺灣分散風險,讓臺灣向美國採購更多天然氣,同時幫助臺灣建立戰略能源儲備,並擴大臺灣的燃煤緊急存量。

此外,美國川普政府即將公佈新版的國防戰略,民主黨聯邦參議員昆斯(Chris Coons)7日表示,作爲審查國防撥款的資深民主黨參議員,美國投資大量的資金在造船、遠程攻擊能力和新一代戰機,皆聚焦印太地區,視中國爲對手威脅。

昆斯說,如果新版的國方戰略大幅降低印太地區和中國威脅的重要性,他擔憂美國的盟友有可能視其爲美國有意大規模退出印太的訊號。

昆斯說,他明白邊境安全,以及對付芬太尼和毒品流入美國是國安的優先事項,但他認爲美國和自由社會的世紀之戰在於面對中國和中國共產黨;昆斯說,他希望兩黨能達成共識,來推進、強化臺灣的韌性,也壯大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