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消息面主導 能源股宜觀望
油價消息面呈現多空拉鋸戰。利多因素包括中美關稅戰暫歇、經濟衰退疑慮減緩;利空因素則有OPEC+將於6月1日召開會議,市場將關注是否進一步增產。圖/美聯社
法人預期原油未來四季中位數價格
油價消息面呈現多空拉鋸戰。利多因素包括中美關稅戰暫歇、經濟衰退疑慮減緩;利空因素則有OPEC+將於6月1日召開會議,市場將關注是否進一步增產。法人表示,國際油價目前自低點小幅回升,但未來油價變化仍取決於消息面變化,能源類股投資策略應以謹慎觀望爲宜。
美國所公佈的CPI指數更出現4年來最小年增幅,使華爾街投行紛紛調降美國未來的經濟衰退預測,推升原油價格走勢。但OPEC+近期開始增加石油生產且美國總統川普表示美伊將達成核協議並進一步鬆綁對伊朗的制裁,引發投資人擔憂原油供應過剩,加上市場研判OPEC+將於7月份進一步增產,使原油價格承壓。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雖然中美達成暫時關稅調降共識,緩解了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美國公佈的CPI年增幅創下四年新低,也激勵油價短線反彈,但OPEC+近期增產、川普政府對伊朗可能鬆綁制裁等消息仍爲原油市場投下供應過剩陰影。OPEC+即將於6月1日召開例會是否進一步釋出增產訊號,將是影響油價關鍵變數。
PGIM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認爲,OPEC+增產使兩大基準原油價格一度跌至5年來新低,加上美國總統川普傾向壓抑油價,中東局勢緊張與大陸、歐洲需求小幅回溫交錯影響,使市場多空並陳。雖然油價短線自底部回升,但整體仍在每桶60美元附近震盪,能源類股後續能否重回大箱型整理區間,仍有待觀察。除市場供需,政策立場對油價亦具重大影響,包括OPEC+可能故意打壓油價以迫使其他產油國重返談判或美方藉壓低油價以支配能源談判主導權,均爲價格區間下修的潛在因素。
富蘭克林證券預期,若美國推動減稅與製造業迴流政策落地,將有助提升原油需求,爲油價提供支撐。整體而言,短線油價雖有反彈契機,但中長期仍受多重變數牽制,能源類股投資策略應以謹慎觀望爲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