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腳背劇痛難耐!深圳婦求醫驚呆 「0.4公分玻璃碎片」藏了8年

李女士因右腳背持續疼痛就醫。(廣東活動)

深圳的李女士近日因右腳背持續疼痛就醫,經檢查,竟發現腳背上的小腫塊藏有一塊4毫米(0.4公分)的玻璃碎片。在醫生的追問下,她才記起8年前家中浴室鏡面破碎,自己卻沒有察覺有玻璃碎片刺入腳背。

深圳市皮膚病防治研究所介紹,8年前,李女士發現右腳背出現一個小腫塊,「就像是蚊子叮咬的那種,當時沒在意,去年才發現有個疙瘩,摳它的時候就會痛」,她從摸着痛變成了蹲下、扭動都會痛,甚至有時候走路都會隱隱作痛。

疼痛加劇的李女士近日到深圳市皮膚病防治研究所就診。超音波檢查顯示,約6×6毫米的腫塊內部可見一條約4.4×0.6毫米的條狀高迴音區。主治醫生認爲,腫塊內可能有異物,並在爲李女士做手術時,取出一塊4毫米玻璃碎片。

經過醫生反覆追問,李女士才記起8年前家中浴室鏡面破碎,「當時我在收拾大的玻璃碎片並沒注意到(小玻璃碎片扎進腳背)」。這塊玻璃碎片便在她的腳背內「潛伏」了整整8年。

醫生解釋,李女士的情況是典型的「異物肉芽腫」。當玻璃碎片進入人體後,免疫系統會調動巨噬細胞等將其包圍,形成結節狀病變,從而產生慢性炎症反應。這種反應可能潛伏數年,初期症狀輕微,但隨着時間推移,異物持續刺激周圍組織,導致疼痛和功能障礙。

醫生介紹,人類的皮膚猶如一道城牆,一旦有「外敵」(異物)突破防線進入內部,免疫系統就會立即啓動防禦工事,形成肉芽腫,臨牀表現爲皮膚結節或腫塊、反覆紅腫破潰、無痛性硬塊、反覆潰瘍、皮膚色變等。

除了做手術切除,患者還可接受抗感染治療、抗炎治療等。同時,要預防異物肉芽腫,關鍵是要做好外傷後的及時處理,要徹底清潔、消毒傷口,若傷口較深或有異物殘留,應及早就醫處理;從事園藝、裝修等工作時要佩戴手套、長袖衣物等防護裝備。若皮膚出現不明原因腫塊、持續的疙瘩結節或久治不愈的潰瘍,應儘早求醫。

延伸閱讀:

浙江67歲阿婆高溫下「曬背」圖祛溼治病 暈倒送院開顱保命

廣東3歲童扁桃體手術後腦死亡 母親:已昏迷半月醫院稱是小手術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