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富爸爸也不夠!房貸4大窘境 專家「別墊腳買房」:有錢但支出多也遭拒

一名有爲好青年,想要買房卻因年收不滿150萬,而被拒在新青安方案門外,玻璃心碎一地。這是銀行太不友善,還是怕青年墊腳失了衡?

限貸令控管房市熱度頗具成效,眼見央行還未有鬆綁規劃,銀行不僅受外控,也得自己先內控,水位有限,資金得妥善配比,現在房市貸款面臨四大窘境:

貸不滿:政策限貸,銀行也怕風險

房市多頭時期,銀行就期待你貸好貸滿,以前你想貸八成、八成五都還有可能。

但現在政策綁手綁腳,高價住宅、第二戶被限貸,就連首購族第一屋貸款,都會保守評估,貸不到八成,更別說那些比較受爭議的小套房,或是有嫌惡設施的物件。

估不到:追高買貴,銀行不買單

買方跟銀行貸款希望是根據合約價,不過銀行在評估會自行鑑價,通常會採一年內實價登錄均值,甚至更保守。

尤其在房市修正期,如果你購屋追價,或是多年前買的預售價格遠高於現在行情,也有可能會鑑價不足,導致貸款不足。

賺太少:你不是窮,是收入不足

就算有好爸爸撐腰,提供頭期款,不過銀行核貸會看你的還款能力,包括年收入、職業穩定度、每月負債比。

當你年收入只有80萬,卻要貸個1500萬,系統一算就馬上亮紅燈,哪怕你願意餐餐吐司配開水,銀行也不給過。

用白話講:你不是沒錢,只是賺得不夠讓銀行安心借你那麼多錢。

債太多:卡債車貸、信貸欠很大

如果你賺很多,但是債也很多,那也不行!銀行聯徵信用,信貸、卡債、車貸還有繳款狀況一目瞭然,收入負債比一算,超過收入的六成,退件或貸款額度打折的機率就很大。

所以整個市場從「鼓勵買房」轉成「防堵炒房」,銀行態度跟着轉彎了,現在要貸款,先得自評是否符合穩定、健康的財務能力。

非常時期,千萬別硬着頭闖關,要惦惦自己斤兩,而不是墊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