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辦公室羣聚感染風險高 專家:週休三日或成解方
專家指出,單靠通風系統無法完全解決傳播風險,幼兒園的上課人數不可能降至2~10人,週休三日至少對空氣傳播是不錯的事情。(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每逢開學時,幼兒園的羣聚感染就增多。臺大公衛學院去年發表研究,發現即便安裝了換氣系統,週一到週五間,幼兒園的二氧化碳濃度仍日漸增多,濃度普遍飆破850ppm,六日才下降。一般辦公大樓多無換氣系統,2人在小型會議室半小時,濃度就飆破1000ppm,若要安裝換氣系統,就得犧牲熱舒適,空調更耗電。專家指出,若能增多一天休假,將有助降低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改善空氣傳播。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的濃度高低,可以判斷空間有沒有新鮮的換氣」。臺大環境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教授陳佳堃說,二氧化碳越高,表示空間越不通風。美國CDC曾建議,爲降低新冠風險,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應降至800ppm。
臺大公衛學院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臺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將幼兒園空氣品質監測數據應用於新冠肺炎感染風險評估。團隊針對北市一家裝有換氣系統的幼兒園,於2021年8月至11月進行3個月的室內空氣品質監測。
陳佳堃表示,研究發現,早上6點,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和室外差不多,但上課時間就突破800ppm,且週一至五,濃度越來越高。雖然下課後濃度下降,但是還沒降至足夠低時,濃度又飆上來,平均濃度普遍超過850ppm。經評估新冠肺炎傳播風險,上課期間室內R0值範圍高達3.01至3.12(表示1人可傳3人)。研究結果已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Indoor Air》。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宗延說,新冠肺炎會從工作環境中感染,因此被認定爲一種職業病。若要兼顧室內通風,就會犧牲熱舒適。從能源永續的角度看,要同時兼顧通風、熱舒適,耗費的電費更多。「通風、熱舒適、節能」就像不可能的三角形。
陳宗延表示,這項研究亮眼之處,在於告訴大家沒有單一方式能有效減少空氣傳播。研究團隊鎖定的幼兒園已設有通風系統,但除了通風系統,還需要多重配套,如室內人數的減少、待在室內時間的減少。陳佳堃說,當二氧化碳濃度降至579ppm、室內人數從30人降至2~10人,R0值才能降至1以下。
「週休三日對我們的健康有幫助」,陳佳堃指出,單靠通風系統無法完全解決傳播風險,但幼兒園的上課人數不可能降至2~10人,週休三日至少對空氣傳播是不錯的事情。至於一般辦公大樓,能安裝換氣系統的沒有幾間。以臺大公衛學院的室內環境爲例,2人在小型會議室待上半小時,二氧化碳濃度就飆破1000ppm,得開門1小時以上,才能自然散去。
臺大公衛學院院長鄭守夏表示,現在很多辦公空間都是密閉的,一些空氣清淨機有二氧化碳濃度指標,大家看一下就知道。瞭解所處空間的空氣品質、風險的高低,將是改善疾病傳播風險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