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又美」預算通過 掀2026戰火

蓋洛普最新民調顯示,58%成年人對自己是美國人,感到「極其」或「非常」自豪,這是蓋洛普20多年來調查結果的最低水平。川普總統在國慶日宣佈啓動紀念美國建國250週年,爲期一年「美國再偉大」慶祝活動,此舉固有重振國威,更有趁此搶進2026期中選舉之意。

蓋洛普6月底民調指出,對美國急劇失去信心的現象,主要是民主黨人,而大多數受訪的共和黨人都有強烈的美國自豪感。蓋洛普指這表明全國黨派分歧正在加深。21世紀初,成年人幾乎一致表示,他們對自己是美國人,感到極其自豪或十分自豪,但過去25年來,民調分析指「這種民族團結感已正在消蝕」。

人民對國家自豪感升降,源於對未來樂觀情緒高低、對國家發展方向滿意度,這又與兩黨執政的競爭激烈密切相關。兩黨目前分歧敵對,不僅是對聯邦政府介入民衆生活輕重的歧異,更是共和民主兩黨各自進入民粹激進與溫和保守路線的多頭爭奪。

川普總統國慶日簽署生效的「又大又美」預算法進入執行階段,未來一年將進一步激化選民對立,獨立派選民選擇空間更爲減少;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政黨兩極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嚴重,煽動性言論和憤怒情緒更加增加。

「又大又美」是一部3.4兆元的聯邦2026年總預算法,基本上反映川普去年大選前對選民「美國優先」承諾,在制定預算時,共和黨內對川普外交國防的編列經費,並無異議,而是削減稅收、削減社會保障計劃支出上,共和黨內部交鋒激戰。新2026預算更刪除前朝拜登推動美國清潔能源經濟的大部分經費,還透過發放聯邦經費補助,直接影響紅州公立教育價值觀。

與過去制定預算的過程差不多,這次仍充斥國會兩黨參衆兩院的爭吵叫罵與恐嚇拖延。當兩黨爭執不下,最後總是無法在每年6月達成協議,而要拖到預算財政年度的10月,造成國會臨時緊急撥款,避免政府關門,這種兩黨互鬥恐嚇的手段,愈演愈烈,變成常態,增加全民對國會的厭惡與不信任。

這次川普回任,憑藉共和黨在兩院微弱多數的優勢,全力衝刺,「輾壓」民主黨,毫不協商,上任不到170天就完成預算立法。民主黨參衆議員連預算草案都看不到,更沒有協商餘地,反而是共和黨內溫和與激進參衆議員的內爭,在兩院投票都是低空險過。

川普這次透過初選挑戰、白宮個別談話勸說,到招待高球場社交等方式,發揮對共和黨的影響力,拉攏擔心聯邦赤字擴大惡化的保守強硬派,說服擔心刪減白卡規模失控影響搖擺州國會選舉的溫和派,先通過「又大又美」,實踐大選承諾。

川普政府將於今年10月起開始執行「又大又美」預算,推動成效預計將在2026年上半年陸續顯現,例如2017年減稅法永久化產生效益、小費與加班費減稅、兒童稅抵免、購買國產車優稅、提高州與地方稅抵扣(SALT)等,將讓中低收入者與富有者的減稅效能發揮;共和黨是期望這些效益能證明川普「美國優先」路線正確。

民主黨不願就此棄戰,否則2026繼續吞敗,眼看共和黨內訌,自認「又大又美」預算法的罩門是社會安全網,批共和黨「又大又美」要大幅刪減白卡(聯邦醫療補助計劃,Medicaid)與糧食券(補充營養援助計劃,SNAP)預算,透過各種自由派智庫與媒體抨擊;民主黨並已選定「白卡」社會福利政策,做爲2026期中選舉主軸。

兩黨參衆議員已在「又大又美」法案投票表態,2026選戰進攻號角,也在國慶日川普簽字生效後吹響。建國250週年將是充滿火藥味,有如17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