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儲銀行玉林市分行:一場親子活動裡的金融溫度
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夏日午後,陽光透過郵儲銀行玉林市分行一環西路支行的落地窗,在地面投下斑駁的光影。二十多個孩子圍坐在彩色地墊上,小手舉得像一片小樹林,理財經理手裡的卡通存錢罐剛晃出響聲提問到這是什麼,小朋友們就搶着喊:“我知道!這是存零花錢的,媽媽說存夠了可以買繪本!”這場以“金融知識普及+手工DIY”爲主題的親子活動,正在用歡樂的方式,向小朋友們解釋“銀行”的一些作用。
金融啓蒙:從零花錢到家庭財富觀的傳遞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爸爸媽媽的工資或收入是怎麼來的嗎?”活動伊始,理財經理先是拋出了一個生活化的問題。現場瞬間安靜下來,隨後引發出各式各樣的回答,當聽到小朋友回答說“是爸爸媽媽辛苦工作賺的”時,理財經理順勢拿出繪有錢的使用場景卡片,從“錢的來源”講到“零花錢的三分法”——“一部分存起來,一部分買需要的東西,一部分幫助別人”,用孩子們能理解的語言,拆解了基礎的理財邏輯。
針對家長羣體,理財經理則聚焦家庭應急資金規劃、兒童教育金儲備等實用內容,用“如果突然生病需要用錢怎麼辦”這樣的場景提問,引導家長思考分散風險的重要性。“以前總覺得理財是很複雜的事,今天聽下來,原來教孩子管好零花錢,也是家庭理財的第一步。”市民周女士說,她手裡的宣傳單頁上,“兒童財商培養三原則”被畫了重點。
有獎問答環節成了歡樂的海洋。當被問及“收到壓歲錢該怎麼辦”,7歲的琪琪條理清晰地回答:“先存一半到銀行,剩下的買文具和給奶奶買禮物。”這個答案讓在場家長會心一笑——這正是半小時前理財經理剛講過的“目標拆分法”。
手工時光:從檯燈製作到情感賬戶的儲蓄
“媽媽,我們用向日葵乾花好不好?它像小太陽!”在手工DIY區域,5歲的小朋友和她的媽媽一起將膠水塗抹在燈罩框架上,孩子們的稚嫩笑聲和家長的指導聲交織成溫馨的樂章。“你看這燈罩上的每朵花,都是她自己選的位置,就像規劃零花錢一樣,她在學着做選擇。”“很多家長反饋,這比單純說教有效——當孩子問‘爲什麼用這朵花’時,自然就聊起了‘取捨’和‘規劃’,這正是財商教育的隱形課堂。”
未來,這樣的“金融+生活”活動還將繼續。當金融知識走出宣傳冊,融入親子互動的點滴,當銀行網點從交易場所變爲情感聯結的樞紐,或許這就是“以客戶爲中心”最生動的註解:讓每一次服務,都成爲溫暖生活的一部分,郵儲銀行玉林市分行將持續通過多元化的服務形式提升了客戶體驗,爲客戶帶來更多有溫度、有意義的金融服務。(杜飄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