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抽風了……

原創 劉曉博

特朗普又抽風了!

在關稅問題上,又突然強硬起來。

他宣佈:將把進口鋼鐵的關稅從25%提高至50%。還表示,包括特斯拉在內的美國汽車製造商必須在美國生產整車和所有零部件,而不是在國外生產。

他還通過社交媒體說:“兩週前,中國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我目睹了這一切,對此感到不安,不是爲我們,而是爲他們。我迅速與中國達成了一項協議,以避免我不希望看到那種情況發生。因爲這項協議,一切很快穩定下來,中國恢復了正常運轉。大家都很滿意!這是好消息!!!壞消息是,中國完全違反了與我們的協議。看來我這個‘好好先生’算是白當了!”

此外,特朗普剛剛在關稅的訴訟上扳回一局。

此前,他被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裁定“解放日”前後宣佈的關稅政策無效,需要在10天內暫停執行。

特朗普不服,馬上提起上訴。

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批准特朗普政府的請求,暫時擱置了美國國際貿易法院的上述裁決,並要求原告和特朗普政府在6月5日和9日之前分別作出辯護和迴應。

也就是說,特朗普今年以來宣佈的加徵關稅政策,暫時仍然可以繼續執行,除非將來最高法院禁止他這樣做。

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了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再次強硬起來?

可能跟華爾街對特朗普的“惡毒嘲諷”有關。

關稅戰爆發以來,特朗普盛氣凌人,對各國宣佈了高得荒謬的關稅,然後再突然宣佈暫緩執行,甚至大幅降低。無論是對加拿大、墨西哥,對歐美日韓,還是中國,都基本如此。

5月12日中美在日內瓦的談判能這什麼快取得進展,也跟特朗普的“大幅回撤”有關。

對此,華爾街送給了特朗普四個字母的縮寫“TACO”,它是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 的簡寫,意思是特朗普總是臨陣退縮。始作俑者是《金融時報》專欄作家Robert Armstrong。

它具有雙重殺傷力。

第一,諷刺特朗普膽小、退縮。

第二,特朗普喜歡四個字母的簡稱,比如他最大的政治口號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簡寫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特朗普上臺後,新成立的最有標誌意義的部門是政府效率部,簡寫爲DOGE。

TACO跟MAGA、DOGE相映成趣、極具傳播力,堪稱“打人打臉”、“殺人誅心”。

特朗普深知:在美國的體制下,人氣、聲望、流量左右着支持率,也決定着選票和權力。

他的個性又非常自戀,豈能容忍這樣的嘲諷。

他必須反擊!

當記者當面向特朗普談及對“TACO”有何看法的時候,他勃然大怒,說:“永遠不要說你說的話,對我來說這是最惡毒的問題。”

他說這是他的談判策略,“我會故意設定一個荒謬的高數字,然後在談判中稍微降低一點,”他還補充說,自己經常面臨相反的批評:“他們說我太強硬了!”

於是就有了後來特朗普對中國、歐洲等談判對手態度變強硬的新變化。

比如美國對進口車和鋼鐵關稅翻倍(從25%提高到50%),受影響的主要是歐洲、日韓和加墨。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對美國的上述舉動表示強烈遺憾,並稱提高關稅破壞了正在進行的美歐談判,歐盟已準備好對美國採取反制措施。

5月12日中美在日內瓦關稅談判取得進展後,雙方暫停了4月2日以後加徵的大部分關稅,時間是90天,這期間雙方繼續談判。

談判進展如何?中方沒有發佈過消息,但幾天前美國財政表示:美國與中國的貿易談判“有點停滯”,達成協議可能需要兩國元首直接參與。

特朗普最新表態的“中國完全違反了與我們的協議,看來我這個‘好好先生’算是白當了”,是對談判進展慢的不滿,是施壓策略。有點類似此前特朗普宣佈,要從6月1日起對歐盟加徵50%關稅。

現在大家比較關心兩個問題:

第一,如果美國最高法院也裁定特朗普加徵關稅違法,關稅戰還會繼續打嗎?

第二,如果繼續打,中美關稅戰後續將如何演變?

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通過關稅來促進美國製造業迴流,解決鐵鏽地帶的社會問題,是特朗普的基本政策,也是他能當選的重要原因。

換句話說,加徵關稅是有民意基礎的。所以,如果美國法院系統禁止特朗普這樣做,他就會千方百計通過其他法律途徑來實施。

現在的訴訟,只能禁止他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來發動關稅戰。

特朗普身邊有一大羣法律專家,他們把美國建國以來仍然有效的法律全翻出來,到裡面查找最方便的,可以授權總統加關稅的條文。

現在,他們又找到了一個:

《1974年貿易法》的一項從未使用過的第122條款,允許政府不通過議會,在150天內徵收高達15%的關稅,以解決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不平衡問題。

此外,就是通過301調查或者232調查來加關稅,這兩個渠道非常正規、廣爲人知、經常使用,但程序比較複雜,耗費時間往往要半年甚至更多。

如果《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的渠道被封殺,特朗普就準備優先使用《1974年貿易法》122條款。如果這個路也走不通,那就採取301調查或232調查。

能阻止特朗普在關稅上亂搞的,只有通脹。或者說,等他的政策帶來的反噬。這個反噬可能讓共和黨失去明年11月的中期選舉。只有狠狠撞在南牆上,美國的國策才能反轉。

否則,美國的民粹主義會繼續推着特朗普向前走。

至於中美談判,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但雙方都需要一個貿易協定,以穩民生。所以,雖然過程中會有很多反覆,但9個月內達成協議的可能性非常大。

兩國每月一次的經濟數據,會產生巨大的動力,推動協議的達成。

比如美國剛剛公佈的4月進口商品數據顯示,環比下降了19.8%,創出最大歷史紀錄。這意味着,美國即將進入缺貨階段;如果繼續銳減,超市部分貨架將空空如也,然後就是價格暴漲、通脹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