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車黨難了?明年新能源滲透率或將超75%?

李斌曾以一句“完全想不明白爲什麼現在還有人買油車”引發爭議。雖然言論略顯偏激,但作爲電動車的堅定擁護者,他的立場也無可厚非。而最近,在媒體問答會上,李斌再次放出豪言,預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75%,到2027年更是會達到90%。這一預測,無疑給油車黨們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回顧近幾個月的汽車銷量數據,新能源車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乘聯會的銷量報告顯示,從7月份開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首次超過了50%,並在隨後的幾個月裡持續保持領先地位。這意味着,在每賣出1000臺車中,就有超過500臺是綠牌新能源車。這樣的數據,無疑爲李斌的預測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然而,新能源車的崛起並不意味着油車就會立即退出歷史舞臺。儘管傳統合資車企在新能源車浪潮中面臨着不小的挑戰,但燃油車仍然有着自己的市場和消費羣體。特別是對於那些追求駕駛體驗和車輛性能的消費者來說,燃油車仍然是首選。而且,從目前的銷量來看,燃油車仍然佔據着不小的市場份額。

那麼,爲什麼消費者會傾向於選擇新能源車呢?

原因其實並不複雜。新能源車所帶來的科技智能化和駕駛順暢感,是燃油車所無法比擬的。電機的出現大大提升了動力性能,讓起步和加速都變得更加暢快。同時,新能源車在智能化方面也走在了前列,許多車型都配備了激光雷達和高算力芯片,爲駕駛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安全的駕駛體驗。

儘管如此,對於新能源車的滲透率能否在明年達到75%,我們仍然需要保持謹慎的態度。畢竟,從目前的銷量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在達到50%之後,增長的速度已經有所放緩。而且,燃油車仍然有着自己的優勢,比如補能速度快、產品質量可靠穩定等。這些因素都使得燃油車在短時間內內仍然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此外,新能源車自身也面臨着一些挑戰。比如續航焦慮和電池自燃等問題,仍然是許多消費者所擔憂的。特別是在北方地區和西部地區,由於氣溫和地理條件的限制,新能源車的推廣和使用仍然面臨着不小的困難。

新能源車的崛起已經是大勢所趨。但是,對於油車黨們來說,也不必過於擔心。畢竟,汽車市場是一個多元化的市場,不同的消費者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偏好。無論是新能源車還是燃油車,都有着自己的市場和消費羣體。油車或許會退出市場,但一定不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