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貝里斯白蝦 年底可望登臺

宏都拉斯與臺灣斷交後,傳出白蝦出口大受打擊,外交部20日表示,我邦交國貝里斯政府已提交覈准輸臺水產品實施清單,包括貝里斯的白蝦,經衛福部食藥署檢視,符合相關標準,下一步將就稅則進行協商,預期今年有具體成果。(本報資料照片)

宏都拉斯與臺灣斷交後,傳出白蝦出口大受打擊,外交部20日表示,我邦交國貝里斯政府已提交覈准輸臺水產品實施清單,包括貝里斯的白蝦,經過衛福部食藥署檢視,符合相關標準,下一步將協商稅則,預期今年有具體成果。臺灣養殖業者認爲進口、臺灣白蝦各具優勢,但政府須注意協助蝦農保持競爭力。

外交部長林佳龍去年出訪貝里斯曾透露,當地白蝦經2年努力已進入實地查覈階段,待確認產品安全無虞,雙方將推動下一階段磋商,讓當地白蝦可銷往臺灣。

外交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司長鄭力城昨說,貝國政府盼將養殖白蝦出口臺灣,在駐貝里斯大使館協助下,依我方系統性查覈規定完成申請案程序,目前清單已通過食藥署檢視,未來可望逐步開放進口。

他表示,外交部正與食藥署做最後確認,後續將與經濟部、財政部協調稅則安排;因臺貝已有經貿合作協定,相信今年可取得實質進展。

雲林縣口湖鄉養蝦業者李富正說,進口白蝦價格僅臺灣養殖白蝦一半、甚至更便宜,絕對無法打價格戰。但臺灣蝦有新鮮、高品質優勢,希望政府能協助蝦農區隔市場。另外,未來碳標章將影響企業採購水產品意願,政府應設法協助蝦農取得綠色能源,例如補助設置綠能系統,不僅可自電自用,還可賣給企業,有額外收入纔可吸引年輕人投入。

嘉義縣黃姓蝦農說,近2、3年臺灣白蝦育成率相當低,市場高度仰賴進口,許多養殖戶也選擇走自有品牌,進口確實可能衝擊產地價,但程度無法評估。也有業者認爲,臺灣人喜歡吃活蝦,目前白蝦池邊價1臺斤約150元,仍很多人搶買,這是冷凍進口貨難以競爭的在地優勢。

宜蘭南方澳紹姓蝦農說,若進口蝦品質穩定、檢疫把關嚴謹,不僅可增加市場選擇,也可激勵在地業者提升競爭力,但需留意市場價格波動及進口規模是否影響在地蝦農生存空間,盼政府協助國內業者走出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