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把握優於日韓? 凌濤列「關稅20%前」官話轟:世界第51名
總統府1日召開「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記者會」,賴清德總統(後中)致詞時強調,談判團隊已將暫時性稅率降至20%,將持續努力,後右爲副總統蕭美琴。(郭吉銓攝)
美國總統川普宣佈臺灣對等關稅稅率爲20%,總統賴清德雖稱這只是暫時性稅率,仍引發批評。國民黨智庫副執行長凌濤則列出我國各級官員日前面對關稅的態度,並痛批一連串的正面、樂觀,換來全世界第51名的稅率,到底是民進黨政府自以爲臺美關係史上最好,所以談判鬆懈,還是根本把精力花在內鬥、大罷免?
面對賴總統稱關稅是「暫時性的」,凌濤今(1)日在臉書表示,產業及勞工的衝擊是「立即性的」,且已公佈的69個國家之內,臺灣排名第51名,絕非「臺美關係最佳」,更不是川普總統口中的「最佳稅率」;凌濤強調,接下來要關注的是臺灣拿什麼籌碼協商關稅?產業衝擊的即時措施是什麼?
凌濤也列出各級官員日前面對關稅的態度,包括5月17日賴清德總統說「一定要有信心,避免超過10%以上」;5月26日經濟部長郭智輝說「我們有把握在90天緩衝期內,爭取比較好的關稅條件」;6月29 日行政院新聞稿稱「臺美雙方談判持續正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7月9日國安人士信心喊話「總統每天掌握談判進度,沒有卡關或觸礁」;7月10日行政院「政府始終正面樂觀看待」;7月13日民進黨團書記長陳培瑜說「經濟與國安戰略選擇有關,臺灣選擇與世界站在一起」;7月21日郭智輝再發言「有把握臺灣稅率優於日韓,臺積電千億投資是籌碼」。
上述官員的正面、樂觀、信心,換來全世界第51名的稅率,令凌濤不禁質疑,到底是民進黨政府自以爲臺美關係史上最好,所以談判鬆懈?還是根本把精力花在內鬥、大罷免,無心也無力進行真正的談判?
凌濤強調,若再考慮匯率損失,臺灣產業實際面對的衝擊已逼近30%,臺經院景氣燈號連兩月藍燈,製造業已正式進入全面衰退,這些立即、已經發生的衝擊,賴總統看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