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米吸水、用牙膏修裂縫…行家曝8大手機無用「撇步」:只會變更糟

「Android Police」整理了8個關於手機的「撇步」,它們聽上去有效,但只會讓你面對的問題越來越糟。(美聯社)

大家平時都聽過不少「小撇步」,加上社羣媒體的廣泛傳播,讓你很難判斷這些撇步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效。近日「Android Police」整理了8個關於手機的「撇步」,它們聽上去有效,但只會讓你面對的問題越來越糟。

1、米不能吸乾進水的手機

很多人會在自己的手機進水後將其放入米缸,認爲米可以吸收手機中的水分。事實上,米只能吸收機器表層的水分,且效果與真的乾燥劑相差甚遠,更別提它還有可能阻塞設備的接口。

如果遇到設備進水的情況,應該馬上關機,如果能打開背板就打開,將手機放在通風處,或和乾燥劑一起密封保存。如果不行,就要找專業人士處理。

很多人會在自己的手機進水後將其放入米缸,認爲米可以吸收手機中的水分。圖/AI生成

2、冰箱無法拯救你的電池

網路上不少人相信把手機丟進冰箱就能解決電池充電變慢、過熱或性能變差的問題,然而這隻會起反效果。

大多手機用的是鋰離子電池,無法忍受低溫。冰箱會使電池內部的化學反應變慢,使其變得不穩定,長此以往會縮短電池壽命。手機離開冰箱時,也會有水氣凝結在內部的元件上,引發腐蝕問題。

3、飛航模式不會讓充電加速

理論上來說,當手機不再不斷搜尋訊號時,電力就會都被用來充電,但這帶來的效果微乎其微。真的想提升充電速度,還是選一個好的充電器,並避免在高狀態(放在枕頭下、陽光直射、邊用邊充等)下充電比較有效。

4、關閉背景應用程式反而更耗電

很多人覺得關掉背景應用程式可以節省記憶體和電量,但其實你「關閉」的這個動作,比放着不管更耗電。

現在的許多手機會自動將背景應用程式轉爲低功率狀態,這時它們幾乎不耗電。但一旦你關閉了這些應用程式,下次開啓時就要將其重新從儲存空間載入到記憶體中,並再次建立快取,需要更多的CPU運算,也更耗電。

5、記憶體更大手機不一定更快

智慧型手機在系統資源管理方面相當強大,它會自動暫停未使用的程式,在需要時釋放資源。因此與其只關注記憶體大小,更該注意手機整體配置的平衡,擁有高效的處理器也很重要。

如果你的手機已經開始卡頓,建議至少保持15%至20%的儲存空間是空的,並刪除大型APP,也別忘記更新系統和定期清理定期更新系統。

6、無痕模式不會讓你「隱身」

雖然無痕模式確實會刪除你的瀏覽紀錄、Cookies、表單輸入紀錄等資料,但你的網路流量依然會經過你的網路服務供應商(ISP)以及你所處的公司或學校的網路,他們還是能看到並追蹤這些資料。

7、深色背景圖片更省電?要看狀況

對部分手機來說,深色的背景圖片確實能省電,如果你的手機是用AMOLED螢幕,那麼背景圖片的黑色像素部分會完全關閉,不耗電,確實有省電效果。但也有一些螢幕會固定開啓背光,即使用全黑的壁紙也一樣,耗電量不變。

8、牙膏真的不能修復螢幕裂縫

牙膏真的不能修復螢幕裂縫。圖/AI生成

用牙膏修復螢幕裂縫的「撇步」,其實源於用牙膏修復刮傷的DVD。

牙膏理論上會進入的刮痕縫隙,留下殘留物,讓光線散射,讓刮痕「看起來」不明顯。但這只是暫時的,一旦清理螢幕,效果就會消失。而牙膏還含有研磨劑,會破壞螢幕的疏油層,讓你的螢幕更容易髒,增加清潔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