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 水果餅傳3代 打進日本市場

傳承3代的永康在地水果餅「王西勢」,第3代王桐盛(左)拿着家傳烤盤,經理陳柏璋(右)則手拿產品包裝,透過設計感謝阿公把手藝、精神傳承給兒孫。(曹婷婷攝)

臺南市定民俗永康廣興宮擔餅節,節慶活動擔的餅爲西勢水果餅。第3代王桐盛13年前返家接棒,翻轉已沒落的家業,逐漸打響水果餅名號,今年首度帶着自家鳳梨酥、水果餅打進日本市場,更攜手在地網路名店金桃家,把「水果餅」包進大福,賦予傳統糕點新意,目標是串聯永康在地店家打團體戰,把人流帶進永康。

西勢水果餅由第一代王吉生髮想,推估在1959年問世,後來交棒次子王登生,第2代接手晚期只剩擔餅節纔有客人上門購買,1年只忙那2、3周,其他時候靠種鳳梨維生,慘澹經營。王桐盛學設計出身,返家接下這個重擔後,將西勢水果餅轉化爲「王西勢」加以品牌化,縮小水果餅尺寸,也換了新包裝,讓本來侷限於長輩購買的餅,漸漸吸引年輕人青睞。

王桐盛表示,阿公早期製作水果餅,以地瓜融合柑橘皮爲原料,到了父親手上,以地瓜加柑橘油調製爲主,他接手後,迴歸阿公時期熬煮原物料的製程,再增添鳳梨口味,加入父親種鳳梨的經歷,「這塊大餅,集結3代人生命的過程!」

就連產品包裝也蘊含感謝阿公傳承手藝的巧思!經理陳柏璋說,禮盒外觀設計乍看是葫蘆,寓意擔餅是用扁擔分享福氣,反着看則像是無限符號,象徵福氣循環,同時這個形狀也是烤盤烙印水果餅的樣子,「這代表了阿公把手藝、精神傳承給兒孫的3代情感!」

作爲永康在地伴手禮品牌,今年中秋前夕首度攜手同爲永康在地網路名店,把水果餅、鳳梨酥包進大福限定款,推出後頗獲好評,也與在地茶行合作開發金萱口味月餅。陳柏璋說,希望透過地方創生概念,串聯永康區店家打團體戰,把市區人潮帶到永康區,期許讓更多人認識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