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汗水偷蝴蝶「要給兒驚喜」 動物園曝上次動物竊案在2006年

▲盧姓男子在昆蟲館捕捉了3只枯葉蝶,其中一隻飛走。(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記者李依融/綜合報導

臺北市一名盧姓男子在臺北市立動物園昆蟲館偷取6只蝴蝶與豆娘,當場被逮捕後表示是想帶回家「給小孩驚喜」,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表示,該男子是以專業捕蟲工具「三角袋」捕捉,有預謀的可能性,園方也依法報警「不能教壞小朋友」。他也提到,動物園上一次發生動物遭竊,可追溯到2006年。

盧姓男子6月1日下午2時許在昆蟲館參觀,並以「汗水引蝶」捕捉了3只枯葉蝶、2只大白斑蝶與1只白痣珈蟌,並將昆蟲裝於自制的「三角袋」中,這也是一般專業採集研究鱗翅目昆蟲時使用的工具。昆蟲館工作人員發現盧姓男子舉止怪異,於是調閱監視器,發現其偷竊昆蟲的事實,遂報警處理。

▲盧姓男子捕捉白痣珈蟌,也就是豆娘。(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警察到場現行逮到盧姓男子,對方供稱是想「帶回去給兒子驚喜」,捕捉到的其中一隻枯葉蝶已飛走。由於偷竊屬於非告訴乃論罪,動物園也依法處理不寬待,曹先紹表示,臺北市立動物園是寓教於樂的地方,很希望全家大小能在這裡玩得開心,對於不法的行爲「不能教壞小朋友」。

曹先紹解釋,由於鱗翅目昆蟲有翅膀,在專業的昆蟲採集中的確會使用這項工具,在小心保護、運送得宜的情況下,昆蟲還是能存活,而盧姓男子預先準備了相關工具,也可能並非臨時起意有預謀的可能性,目前全案已由臺北地檢署起訴,並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盧姓男子捕捉2只大白斑蝶,聲稱是要給小孩驚喜。(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至於動物園是否曾有其他動物遭竊,曹先紹提到,2006年曾有離職員工偷走保育類龜類,不過當時也被抓到。他強調,動物園內幾乎每一隻動物都有植入晶片,此外有做過健康檢查的脊椎動物,甚至都留有DNA樣本,因此無論到哪裡都能夠辨識出個體。

▲臺北市立動物園昆蟲館中,蝴蝶會在身邊紛飛。(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