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房產長者成詐團肥羊 新北將列管獨老納地政系統阻詐
新北市府透過行動銀髮俱樂部宣導「不動產防詐暨地籍異動即時通」,一起提升長者防詐意識。圖/新北市地政局提供
不動產交易詐騙頻傳,擁有名下房產的獨居長者,更是詐騙集團眼中的肥羊。雖中央、各縣市政府力推「地籍產權異動即時通服務」,在相關地籍產權異動時,會通知親友與家屬,但需「本人」親辦,沒有強制力,獨居長者更難設定可接收通知親屬。新北市地政局近期全國首創與社會局合作,將列管名下有房產的獨居長者在地政系統註記,只要有相關異動,即會啓動社工、派出所介入,目前更研擬將申辦時間從3天拉長至5天,讓相關人員有足夠時間執行關懷任務。
臺版地面師猖獗,全臺力推地籍產權異動即時通,據新北市地政局統計,光是新北市,截至今年9月申請件數已突破14萬件,民衆防詐意識擡頭,全臺各地申請案都爆量,然而獨居長者因鮮少與親友接觸,更缺乏外界聯繫,成爲詐團重要鎖定目標。
新北市警局統計,新北市詐騙案件受害者以30-49歲最多,不過65歲以上也高達15%,其中又以男性受害者較女性爲多。
新北去年就曾發生多起孤獨死長者遺產遭到里長、戶政人員透過僞造代筆遺囑的方式盜領,今年8月新北市議員林國春、林金結更揭發三峽一名獨居沈姓老翁遭不明人士長期接觸誆騙遭詐總計新臺幣1940萬元,其中甚至包含房產遭設定抵押借款,就擔心哪天會被趕出家門。
新北市議員戴瑋姍也點出,很多長者即便有申請相關服務,但本身可能有失智,或是判斷能力的問題,或是長者與詐團「談感情」,這一類要怎麼認定爲詐騙,她認爲應增加通知人數,確保能守住長者的財產與權益。
新北市地政局長汪禮國指出,新北市2009年率先施行「地籍產權異動即時通服務」,申請者遇有買賣、拍賣、贈與、配偶贈與、信託、抵押權設定、查封、假扣押、判決移轉、調解移轉、和解移轉及書狀補給登記案件等12種情形,土地所在地政事務所繫統會在收件或異動完成時,以手機簡訊或電郵通知,也能加入可信任親屬。
不過汪禮國坦言,申請項目中央規定必須要當事人親自申請,無法強制要求,且獨居長者可能一時難以找到親屬加入通知名單,爲保護長者財產安全,地政局近期全國首創與社會局、警察局合作,透過行政手段從新北市列管的8000多名獨居長者中,找出持有不動產的4千餘名獨居長者,將名單納入地政後控系統,只要有相關異動,就會啓動社工、警局介入關懷。
汪禮國也說,過去非金融業的設定抵押權案件,地政事務所申辦期間約2天,今年爲了強化防詐已經延長到3天,但相關關懷或尋找親友需要更長時間,目前也預計11月中開始,申辦時間延長至5天,有更充分的時間讓相關單位及早介入。
新北市地政局指出,新北9個地政事務所自今年1月起,針對私人抵押權設定的案件已全面加強進行關懷提問,承辦人員主動關懷申請人,瞭解其資金用途及交易背景,並提醒民衆注意相關風險,及早發現可疑跡象。
地政局統計,截至今年9月,已關懷提問5295件,地政局也大力宣導申辦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加強與警方、檢察機關的橫向聯繫,汐止、三重、樹林等地所陸續成功防堵假投資詐騙房產設定案件,協助民衆守護財產安全,截至今年9月阻詐成功案件計12件,守護不動產金額計7632 萬元,地政局與警察局共聯手通報237件可疑詐騙案件,涉及金額計15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