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時勸阻吸菸被懟 室內禁菸不能只靠“孤勇者”
來源:成都商報
讓抽菸者在室內公共場所不敢抽起來、不敢懟出來
“不想聞煙味爲什麼要出來吃飯?”據大河報報道,近日,一女生爆料稱,自己在杭州一家燒烤店用餐時有幾名男顧客吸菸,並嚴重影響自己的用餐體驗。女生向服務員反映無果後,自行上前勸阻。在女生就餐快要結束時,吸菸者再次點菸。該女生決定拍攝視頻留證,遭抽菸男子指責侵犯隱私,並被多名吸菸男子質問。
目前雖然只是女生單方面的說法,具體情形如何還有待證實,但已經掀起了公共場所禁菸的熱烈討論。
在相關評論區,有人認爲,都進燒烤店了,就不應該怕煙味了;有人發問,燒烤店不讓抽菸生意少一半,損失誰負責?說起來似乎都有理,但論起來就可能違法違規了。
按照事發地《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規定,室內公共場所一律禁止吸菸。杭州市12345熱線也迴應,娛樂場所和餐飲店都是有禁菸規定的,飯店有義務勸阻。從法律層面講,在室內餐廳吸菸已涉嫌違法,在被他人勸阻後,違規者理應及時改正,而不是“理直氣壯”。
不久前,演員徐嬌在長沙餐廳勸阻吸菸,也引發了熱議,同樣的勸阻,同樣的衝突,爲何會再次上演? 還是因爲在公共場所禁菸問題上,一些商家缺乏動力,一些監管力度不夠,一些吸菸者缺乏公共意識。
於商家而言,店內禁菸會損失一部分吸菸顧客,影響生意,所以對吸菸行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的不設置醒目禁菸標誌,更不積極勸阻。於監管而言,即便商家未履行禁菸義務,往往也只能輕微警告或罰款,違法成本低,導致商家不在乎。當然,這也和部分吸菸者的公德意識有關,有些人只圖自己一時享受,不顧他人健康,把公共場所當成了自家“吸菸室”。
事實上,如果抽菸者懟勸阻者,“不想聞煙味爲什麼要出來吃飯?”倒不如問問自己,想抽菸爲什麼要出來吃飯?公共場所,個人自由應以不影響他人權益爲前提。
對於勇敢勸阻吸菸的人,無論法理上還是情理上,都應該給予支持,而不是線上線下被一些人懟。此事曝光後,更多網友站出來支持勸阻者,足見公衆對無煙公共場所的認同與期待。
既然公衆已形成基本共識,且有地方性法規制約,面對室內公共場所抽菸,就不應該只靠個人硬剛,讓勸阻者成爲“孤勇者”,而要靠法律的剛性約束、經營者主動履責、社會共同監督,讓抽菸者在室內公共場所不敢抽起來、不敢懟出來。由此,也希望更多人站出來,對室內公共場所抽菸說“不”。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評論員 黃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