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華爲等中國科技公司,東風日產加速本土化研發
近日,東風日產發佈多項新能源轉型技術方案,包括天演架構、14合1智能電驅、端到端大模型全場景高階智駕等,以提升產品競爭力。
在當前備受關注的智駕領域,東風日產宣佈“以開放姿態與中國高科技公司全面合作”,合作對象包括華爲、Momenta、高德地圖、百度、科大訊飛等,以此加速競逐國內智駕賽道。其中,東風日產與華爲已於去年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主要合作內容包括鴻蒙座艙和座艙生態,且將與東風日產自研的 Nissan OS 併線。同時,東風日產與momenta 深度合作,實現一段式端到端智駕大模型下的全場景NOA。
2025年1月,日產汽車中國區含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兩大事業板塊在內的銷量爲4.54萬輛,同比下滑約30.79%。其中,東風日產(包括日產、啓辰和英菲尼迪品牌)銷量爲4.36萬輛。爲了提振銷量,2025年,東風日產將發佈4款新車型,覆蓋純電、增程、PHEV 等動力。首款純電車型 N7 計劃於 4 月份開啓預售,將搭載東風日產與Momenta合作的高階智駕系統。
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4年間,合資品牌市場份額從60%下降至32%。與之相反地,自主品牌憑藉電動化、智能化的優勢逐步擴大市場份額。
中信證券一份研報指出,由於響應市場需求變化遲緩、戰略決策落後,合資品牌普遍錯過了國內2020~2022年新能源滲透率快速提高的紅利期。爲了能在當下激烈的汽車消費市場競爭中獲得銷量,包括東風日產、廣汽豐田、廣汽本田等多家合資品牌一邊選擇大幅降低燃油車售價,以價換量;一邊選擇加強本土化研發,在智能化領域選擇與華爲或momenta等中國科技企業合作,企圖以此快速實現高階智駕,提升新能源產品的競爭力和銷量。
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開始,一汽大衆、上汽通用等超8家合資品牌將開始陸續在中國市場交付配置高速NOA和城市NOA的智駕車型,加大力度爭奪國內汽車市場份額。但與此同時,包括比亞迪、小鵬汽車、吉利汽車等多家車企也計劃加碼智駕新車型。在車市密集投放新車型的激烈競爭下,東風日產新能源技術下的新車能否爲其帶來新的銷量增長仍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