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核電成減碳解方?日本關電「擬建核電機組」 將重啓地質調查

▲日本福井縣美濱核電廠空拍照。(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羅翊宬/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關西電力公司近期啓動新一波核電興建評估,計劃在福井縣美濱原子力發電廠內外進行地質等相關調查,以評估興建次世代核反應爐的可行性。如最終成案,將成爲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與福島核災以來,日本首座實際啓動新設程序的核電廠,引發外界關注。

根據《日本放送協會》、《朝日新聞》,關西電力公司已明確表態,將正式推動新建核電廠的評估作業,最快下週起向福井縣等地方政府展開說明。關電曾於2010年起針對美濱原發1號機展開替代機組的地質調查,但在2011年福島核電廠事故後被迫中止計劃。

如今,關電將重啓相關調查,聚焦在美濱廠區內外的地質與地形,從零基礎重新審視建廠可能性。

目前關電在福井縣內擁有7座核電機組,爲全日本最多,但其中5座運轉已逾40年限,老化問題開始浮現。雖然日本政府已開放將核電機組使用年限延長至60年;但若啓動新建,從調查、設計到建造至少需時20年,時間成本龐大,因此新設與汰舊換新一直是電力業界待解的課題。

今年2月,日本政府在最新《能源基本計劃》中,首度明確允許在廢爐機組的原址,由同一電力公司興建次世代反應爐。該計劃也刪除了福島核災後制定的「儘可能降低對核能依賴」字句,改以將核電比例於2040年提升至約20%爲目標,對應碳中和長期戰略。

在政策轉向之際,日本經濟產業省6月亦擬定新補助機制,允許電力公司透過電價回收建設成本的追加費用,爲核電新建計劃提供財務支撐。對此,關電社長森望表示,目前確實已進入「必須開始研議新建的時機」,但也強調仍需審慎評估經濟效益,並盼政府持續提供支援。

關電高層於7月18日指出,當前環境與震災初期相比已有明顯變化,「與311大地震剛發生時相比,如今願意正視核能發電作爲減碳手段與認證其價值的人變多了。我們所處的環境已然不同。」

此番言論,突顯出日本社會氛圍與能源政策思維的轉變,亦被視爲關電積極重啓新建核電步伐的重要動力。因此,若該計劃最終獲得覈准並實施,將代表着日本自從經歷福島核災以後,首度重啓核電新建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