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濕地 賞鳥認識紅樹林植物 拜訪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辦公室
每年的秋季八、九月和春季四、五月是永安溼地賞鳥的最佳間,永安鹽田自從1985年停曬並移轉產權至臺灣電力公司後,臺電原計劃闢建灰塘以貯存興達發電廠的飛灰,但因鹽民補償問題未決遲遲無法使用,同時煤灰可回收做其他利用,臺電並未將飛灰填至本區塊土地內,從而使這一原屬低窪感潮帶之荒廢鹽田孕育了豐富的紅樹林與水鳥生態,逐漸成爲候鳥棲地,累記歷年統計共有 168種鳥類,1999年更被國際鳥盟 (birdlife) 評選爲重要野鳥棲息地 (IBA),美麗轉身成爲永安溼地。
永安溼地,參觀路線示意圖。 開放時間:AM 09:00~12:00 / PM 13:00~16:00,星期二 ~ 星期日,星期一休園。
永安溼地生態豐富,孕育豐富的紅樹林,也成爲水鳥繁衍棲息的最佳環境。
紅樹林植物泛指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河口、海岸沼澤區域的耐鹽性常綠灌木或喬木樹林,臺灣原有六種紅樹林植物:水筆仔、紅海欖 (舊名五梨跤)、細蕊紅樹、紅茄冬、海茄冬、欖李六種,現在僅存水筆仔、紅海欖 (舊名五梨跤)、欖李及海茄苳四種 ,而四種中只有水筆仔和紅海欖 (舊名五梨跤) 有胎生苗現象,海茄冬的胎生苗現象已不明顯,欖李則無胎生苗現象。其中細蕊紅樹、紅茄冬因建高雄港而消失 (哇!可惜了)。 海茄冬,臺灣的原生紅樹林植物之一,有棍棒狀呼吸根,可於缺氧的土壤中,直接由空氣中取得氧氣。葉革質,上表面光滑,下表面密佈極小的腺毛, 葉背有鹽腺會吐鹽。開黃色小花,果實爲蒴果,黃綠色狀如蠶豆,但稍比蠶豆大些。目前海茄冬的胎生苗現象已不明顯。
欖李,使君子科,是目前臺灣僅存的四種紅樹林植物中最耐鹽的樹種,欖李的花期在五月到七月之間,滿樹的小白花朵相當醒目,果實是核果,葉尖有波狀小齒是其主要特徵。
由淡水草澤賞鳥牆的觀景窗,外望永安溼地。
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辦公室
溼地平波無痕,映襯藍天白雲,形成完美的天空之鏡。
1908年張作舟等人申請許可在此開闢鹽田百甲,利用新打港 (今興達港) 內海海水曬鹽,後由陳中和接掌,組織烏樹林製鹽公司,溼地內所遺留的「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辦公室」爲陳中和所興建。
建物爲二層樓平屋頂建築,前有一層樓門廊,正立面爲臺灣仿巴洛克式風格,左右兩側立柱爲仿多立克方柱,正立面山牆中有渦卷紋及草葉紋組成的徽章飾,爲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的標誌。
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辦公室
地址:高雄市永安區鹽田村鹽田路51號
注意事項: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辦公室,平日無法入內參觀,需社區團體辦活動時,在導覽老師帶領下才能入內參觀。
高雄永安濱海地區,溼地生態與鹽業文化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