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戰極端氣候 陳其邁視察林園、大寮5大工程 總投資逾6億元
東西汕海堤整體環境營造工程。(圖/高市水利局)
林園區北汕二路42號道路側溝清疏。(圖/高市水利局)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12)日率領水利局長、海洋局長、環保局長及林園、大寮兩區區長,實地視察林園與大寮地區5大防洪、清舒工程,總投資逾6億元打造韌性城市。陳其邁強調,城市防災需從「事後搶修」邁向「事前預防」,這是高雄面對極端氣候的關鍵轉型。
此次視察涵蓋5大重點工程,包括水利局推動的「東西汕海堤整體環境營造工程」、「歡喜大樓排水改善」及「拷潭排水整治工程」;海洋局辦理的中芸漁港新停泊區工程,以及環保局執行的道路側溝清疏作業。
中芸漁港新停泊區工程。(圖/高市水利局)
陳其邁強調,城市防災需要系統性思維,不僅重視單點工程功能,更強調跨局處協調整合,從海岸保護、排水系統到清疏維管全面盤點,建構完整防災網絡。
其中,林園「東西汕海堤整體環境營造工程」斥資2億4000萬元,採三期分段施工,全長約1公里。工程整合海堤加高、堤後道路拓寬、魚塭管線收納、濱海綠化與親水設施等多項功能,既能防災又兼具休憩效果。目前第三期工程長度約512公尺,預計本月中旬前完工,將大幅提升當地海岸防護能力。
大寮拷潭排水系統整治方面,市府爭取水利署補助逾4億元進行全面改造。整治範圍自保福宮至歡喜鎮大樓,全長約2公里,透過拓寬渠道、改善橋樑瓶頸段等工程,有效提升排水效能。中上游段已於去年5月完工,上游「歡喜大樓」區段85公尺箱涵加大重建工程也於今年1月完工,投入1000萬元經費,整體排水效能已大幅躍升。
海洋建設部分,中芸漁港新建漁筏泊區總長672公尺,設計水深達-3.5公尺,可容納90艘漁船筏停泊,有效紓解原泊區壅塞問題。泊區採用消波式重力塊設計,能將波高降至0.5公尺以下,大幅提升港區安全性與使用穩定度。
考量極端氣候威脅,市府規畫延長南內堤24公尺,並於西防波堤增設消波塊及加高胸牆。陳其邁特別指示,應由專業顧問公司審慎評估波浪交疊能量影響,確保設施安全與使用效能。
在基礎維護方面,環保局截至7月9日止,已完成全市側溝清疏長度3612公里、清疏重量2萬2466公噸,分別達成年度目標的78%與82.2%。未來將持續針對主、次要道路進行側溝清疏,同步強化排水孔與泄水孔周邊環境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