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印巴情勢升級!巴基斯坦試射飛彈 命名藏警告訊號
印度與巴基斯坦因克什米爾26死恐攻事件關係惡化,巴基斯坦3日試射彈道飛彈,飛彈名稱以多次出征印度的18世紀征服者艾哈邁德·沙阿·阿布達裡(Ahmad Shah Abdali)命名,警告意味濃厚。畫面爲1日巴基斯坦部隊在軍演中進行砲擊。(美聯社)
印度與巴基斯坦因克什米爾26死恐攻事件關係惡化,巴基斯坦昨(3)日試射彈道飛彈,兩國緊張關係再升級,值得注意的是,飛彈名稱以多次征服印度的18世紀征服者命名,警告意味濃厚。
綜合美聯社、半島電視臺(Al Jazeera)報導,巴基斯坦軍方宣佈,昨日試射名爲阿布達裡武器系統(Abdali Weapon System)的地對地飛彈,飛彈一共飛行約450公里。巴國軍方表示,試射行動旨在確保「部隊的作戰準備及驗證關鍵技術參數」,包含飛彈的先進導引系統,以及增強的機動性能。
巴基斯坦總統札達裡(Asif Ali Zardari)及理夏立夫(Shehbaz Sharif)慶祝飛彈試射成功。
美聯社指出,飛彈並未向印度邊界發射,巴基斯坦通常朝阿拉伯海(Arabian Sea)或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Balochistan)的沙漠地區試射飛彈。
值得注意的是,阿布達裡飛彈是以創建現代阿富汗的18世紀阿富汗國父艾哈邁德·沙阿·阿布達裡(Ahmad Shah Abdali,又名爲Ahmad Shah Durrani)命名,阿布達裡曾多次出兵入侵印度次大陸。巴基斯坦以印度征服者爲飛彈命名,具有象徵意義。
巴基斯坦軍事分析師阿里(Syed Muhammad Ali)評論,巴國試射飛彈的時間點,在當前地緣政治背景下至關重要,是在印度威脅中止兩國之間重要的水資源共享條約後,向印度發出戰略訊號。
22日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Kashmir)地區度假勝地巴哈甘(Pahalgam)發生恐攻,造成26人喪命、數十人受傷,印度將此事件定調爲恐攻,當中3名攻擊人士中有2人爲巴基斯坦公民,印度指控巴基斯坦政府支持此次攻擊,伊斯蘭馬巴德否認與此案有關。
此事件導致原本不睦的印巴關係再度急速惡化,印度海軍4月27日宣佈,印度軍艦已成功進行反艦射擊,「以重新確認及展示平臺、系統及部隊針對長程精準進攻打擊的準備程度」。
印度外交部前政策顧問馬里克(Ashok Malik)分析,印巴兩軍持續「秀肌肉」,反映2國的緊張情緒,以及印巴控制線(Line of Control)上「持續不斷的敵對行動」。
除了持續秀軍事肌肉,目前印巴雙方已互相驅逐外交官、公民,印度昨日也中止來自巴基斯坦的郵件透過空運、陸運往來,禁止從巴基斯坦進口貨物,另外雙方也禁止掛有各自國旗的船隻靠港。
印度軍方昨日指控,巴基斯坦部隊已連續9晚對邊境陣地無端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