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一夜斷生計!溫室鋼斷苗株死 蘭農悲痛:政府無視抗颱係數難規範

丹娜絲颱風橫掃,上千萬打造900多坪的蘭花溫室一夕崩塌,力霸型溫室號稱可以抗11級強風,但實際上並無強制規範。記者遊昌樺/攝影

「沒辦法搶救的只能放棄,而且你搶救出來,它還是會爛掉…」臺南白河採耘蘭園的負責人張小姐帶着我們低着頭,小心翼翼地往溫室盡頭走,沿路要先撥開壓在身上的塑膠布,目光所及之處盡是根爛無法救活的苗株,連鋼架都扭曲變形,難以想像丹娜絲颱風一天橫掃,900多坪的溫室就一夕崩塌。「我蓋的是力霸型溫室,都有申請建造,廠商建造時爲什麼沒有相關的防災規範?現在連整個主架構都傾斜了,全部變成廢棄物,你要農民怎麼去承受這些?」張小姐哽咽地說,眼神裡寫滿疲憊與心痛。這座蘭花溫室是她11年前爲照顧父母返鄉從頭學起,一手打造出來的依靠,沒想到一夜之間,夢想瓦解在風雨裡。

颱風屬天災,農業部依農發條例規定,完成溫室型式標準圖樣給農民參考,像張小姐花了上千萬委託知名大廠建造的力霸型溫室號稱可以抗11級強風,但實際上針對溫室的抗風強度區間及可承受地震力,並無強制規範,材質和施工過程,都看廠商良心,出了事,農民無法舉證偷工減料,只能自認倒楣求償無門。

加上成堆變形的鋼材無法回收,張小姐無奈地說,農損補助不含清運,拆除也需要專業技術,對她這種中型商業溫室的業者是難以承受的負擔,清運之後才能重新建造。丹娜絲過後,農業部提出專案輔導設施重建,溫網室重建補助比率由5成提高至8成,但國內蓋溫網室的廠商不多,很多都是層層轉包,多數農民找不到廠商施做,以現在重建速度,要等2、3年後才能全部恢復,但現在問題是,補助提高了,納稅錢有沒有花在刀口上?有沒有機制把關重建?還是責任又由農民承擔?如果政府沒有協助監督,最後只是肥了廠商,苦了農民。

「疫情我都撐過來, 結果現在就因爲一個颱風,一切都歸零。」想哭卻哭不出來,張小姐必須堅強,風災過後,她找蘭協、農會、廠商協調,甚至向民意代表陳情,目前都求助無門,看着那些原本應在春節盛開的花朵,如今成了滿地碎葉與泥土,更讓她心寒的,花光積蓄蓋的溫室沒有結構安全規範,面對風災,只能任憑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