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公開滷味熱量圖鑑 提醒「鈉含量攝取過高」易水腫
▲挑選滷味以原型食物爲主。(圖/Unsplash)
記者曾怡嘉/臺北報導
不少人減重時會挑選滷味,覺得負擔比較輕,但營養師高敏敏提醒,不同食材的熱量和鈉含量差異很大,想要熱量不破錶,必須學會「紅綠燈原則」,點餐前先停看聽,才能吃過癮又不發胖。
滷味挑選紅綠燈原則
▲(圖/翻攝自FB/高敏敏營養師)
吃滷味除了注意熱量以外,鈉含量也別忽略,衛福部建議,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mg,也就是6公克的鹽,營養師高敏敏分享,雖然鈉對人體很重要,像是幫助水分平衡、神經傳導、肌肉收縮放鬆都需要,但是吃太多就會變成負擔,不只容易水腫,還會增加腎臟、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壓的風險。
如何判別自己鈉量過高?若你經常水腫、口渴、頭痛,甚至覺得整個人昏沉沉,代表身體在抗議你吃太鹹了。營養師高敏敏也教大家要如何健康吃滷味,準則一次瞭解!
#選擇原型食物
多選擇蔬菜、肉片,這些無加工的食品,不僅熱量較低,營養價值也較高。
#搭配無糖飲品
滷味本身的熱量就偏高,建議飲料搭配無糖的茶、黑咖啡、豆漿等等,可以減少負擔,也能補充水分,加速代謝鈉離子。
#減少滷汁/沾醬
滷汁已經有大量的鹽巴、砂糖、油等等的調味料,建議吃料就好,不要把湯、滷汁一起喝掉,更不需要再額外添加醬油或香油。
#飯後吃高鉀水果
飯後可以補充高鉀水果,像是香蕉、小番茄、奇異果等等,有利尿排鈉的效果,可加速代謝鈉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