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射日」拉弓卻不見箭!? 遊客納悶!公所這樣解釋
布農族「英雄射日」的故事是族人耳熟能詳的遠古傳說,臺東縣延平鄉公所前的射日英雄雕像,卻有弓無箭,引民衆納悶。記者尤聰光/攝影
布農族「英雄射日」的故事是族人耳熟能詳的遠古傳說,臺東延平鄉及海端鄉2個布農族鄉鎮,都可見和射日相關的意象,不過,延平鄉公所前的射日英雄雕像,卻有弓無箭,引民衆納悶。鄉長餘光雄表示,這雕像呈現的是預備姿勢,所以弓上沒箭。
餘光雄說,所謂意象所現成的方式是沒有絕對性,這尊英雄射日所表達的是拉弓射日前的準備,他在測試弓弦穩不穩固,並測試自身力量夠不夠強壯,因此,整個姿態就呈現預備姿勢,自然沒上箭,就像運動選手賽前都會做調整的準備動作,沒有外傳說對部落不好的情事,把箭拿掉。
射日英雄雕像座落公所前祭祀廣場,高逾3公尺,於2000年興建完成,是鄉內最大最醒目的入口意象,吸引不少遊客目光及拍照打卡。不過,有民衆發現雕像拉滿弓卻沒有箭,好奇箭是否已射出去?還是當初忘了把箭放上去?感覺怪怪的。
「有箭的話,拍起來更帥氣!更有感覺!」鄒姓遊客說,看姿勢應該正拉滿弓準備射箭,有看到弓弦,但沒有箭,好像失去英雄氣概及勇士的精神,不知道爲什麼沒有箭。另有民衆開玩笑表示,可能是無形箭,要有慧根或緣分的人,才能看到那支箭吧。
當地居民表示,原本雕像當初完工時還有箭,但2017年因故將箭拿掉,有人說是箭指方向是對面鸞山部落,有人反映對部落不好,公所從善如流,將箭取下。但也有人說是公所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詮釋,不見得有箭就是射日英雄,拉滿弓的姿勢也感受傳承生命的力量。
據瞭解,布農族射日故事傳說遠古時代,天上有2個太陽兄弟,日夜輪替照耀大地,人民苦不堪言,於是1名父親帶着兒子和弓箭要將太陽射下,辛苦追到太陽後,射到1個太陽哥哥的眼睛,經過溝通,太陽哥哥理解族人辛苦,答應只剩白天和黑夜,父子也學習到栽種與歲時祭儀。
延平鄉長餘光雄表示,這雕像呈現的是預備姿勢,所以沒有弓上沒箭。記者尤聰光/攝影
延平鄉公所前祭祀廣場的射日英雄雕像,高逾3公尺,於2000年興建完成,是鄉內最大最醒目的入口意象,吸引不少遊客目光及拍照打卡。記者尤聰光/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