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市場大事件:上海浦東官宣阿里系落子具身智能和機器人業務;智元機器人發佈最新雙足人形機器人靈犀X2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肖芮冬

| 2025年3月12日 星期三|

NO.1 智元機器人發佈最新雙足人形機器人靈犀X2

3月11日,智元機器人發佈最新搭載情感計算引擎的雙足智能交互人形機器人靈犀X2。而在3月10日,智元機器人正式發佈智元啓元大模型GO-1,這是中國首個通用具身基座模型。該架構由VLM(多模態大模型)+MoE(混合專家)組成,其中VLM藉助海量互聯網圖文數據獲得通用場景感知和語言理解能力,MoE中的Latent Planner(隱式規劃器)藉助大量跨本體和人類操作視頻數據獲得通用的動作理解能力,MoE中的Action Expert(動作專家)藉助百萬真機數據獲得精細的動作執行能力,實現可以利用人類視頻學習,完成小樣本快速泛化,降低了具身智能門檻,併成功部署到智元多款機器人本體,將具身智能推上了一個新臺階!

NO.2 上海浦東官宣:阿里系落子具身智能和機器人業務

上海螞蟻靈波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浦東舉行揭牌儀式。螞蟻靈波科技是螞蟻集團拓展具身智能和機器人業務的主要載體,致力在家庭、養老、醫療健康等領域打造行業領先的機器人產品,將助力浦東打造以人形機器人爲引領的具身智能創新高地和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創新產業生態。此前,螞蟻集團已宣佈其註冊成立的上海螞蟻靈波科技有限公司將聚焦具身智能技術和產品研發。未來,螞蟻集團將持續佈局和加大AI投入。

NO.3 浙江AI產業重磅會議即將召開,阿里、華爲等將參會

爲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於發展人工智能的戰略部署,推動人工智能與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的深度融合,3月13日,由杭州市經信局、杭州市數據資源局指導,浙江算力科技主辦的“雲智聚能,共築AI產業新未來——人工智能與可控雲計算產業生態大會”將在杭州舉行。根據議程,大會將正式發佈杭州市算力資源調度服務平臺,舉行算力生態共同體簽約儀式,舉辦浙江算力與海光信息戰略合作簽約儀式等。浙江算力、阿里雲、華爲、超聚變、海光信息、天數智芯、無問芯穹等將作主題演講。

NO.4 字節開源MoE關鍵優化技術,訓練成本再砍40%!

3月10日晚間消息,字節豆包大模型團隊官宣開源一項針對MoE架構的關鍵優化技術,可將大模型訓練效率提升1.7倍,成本節省40%。據悉,該技術已實際應用於字節的萬卡集羣訓練,累計幫助節省了數百萬 GPU 小時訓練算力。

NO.5 在岸、離岸人民幣雙雙大漲,花旗上調中國股市評級至增持

3月11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雙雙升穿7.25,日內均漲超100點。消息面上,3月11日,花旗將美國股票評級從增持下調至中性,同時將中國股票評級上調至增持,稱美國例外論至少暫停了。

NO.6 何小鵬:在機器人上再投500億!甚至1000億!

“小鵬汽車已在人形機器人產業深耕5年,未來可能還要做20年,再花500億,甚至投入上千億。從目前來看,我們還處於早期階段,投入也會相對保守。”何小鵬認爲,人形機器人從L2級跨越到L3級別非常難。

NO.7 深圳四部門:研究推進企業年金、養老金等投資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四部門印發《深圳市促進風投創投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6)》的通知提出,加強對全國社保基金大灣區科技創新專項基金配套服務,支持專項基金拓展投資領域、創新投資模式,發揮長期資金活躍資本市場的作用,推動全國社保基金加大對我市優質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科技項目和重大平臺的投資佈局。根據國家相關部署安排,研究推進企業年金、養老金等長期資金按照商業化原則投資我市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

NO.8 RISC-V工委會:徵集《RISC-V指令集架構矩陣擴展指令集》標準參編單位

據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RISC-V工委會透露,由阿里巴巴達摩院(杭州)科技發起制定的《RISC-V指令集架構矩陣擴展(ME)指令集》、進迭時空(杭州)科技發起制定的《開放精簡指令集(RISC-V)配置文件》,以及由芯昇科技發起制定的《RISC-V指令集架構無線矢量擴展(Zvw)指令集》三項團體標準已獲批立項。

NO.9 零跑朱江明:已成立幾十人機器人團隊

零跑科技創始人、董事長、CEO朱江明11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基於現有AI算法團隊和自主算力資源,零跑已成立幾十人規模的機器人團隊,目前處於預研階段。未來產品將定位於B端,主要目標是解決零跑工廠裝配等工業場景問題,替代人工提升工作效率。

NO.10 A股市場回購春潮涌動,多家上市公司更新“進度條”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0日,2025年以來,A股共有614家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總金額達265.78億元。其中,回購金額超過1億元的公司有54家,有1家公司回購金額超過1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回購增持貸也在密集落地。截至目前,已有388家A股上市公司發佈了獲得回購增持貸的相關公告,貸款金額上限合計爲784.57億元。今年以來,有152家公司取得專項貸款,合計金額上限爲285.43億元。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覈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