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市場大事件:合肥設立100億產業基金推動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中行、建行、交行、郵儲四大行發佈定增引入財政部投資,總金額5000億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肖芮冬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NO.1 合肥設立100億元未來產業基金推動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

3月30日,合肥市設立100億元未來產業基金,計劃三年內投入20億元建設公共服務平臺體系,每年再拿出1億元專項資金補貼智能機器人企業研發成本,全面推動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NO.2 中國人保:將加大權益資產配置比例,獲批100億元長期投資試點

在3月28日的2024年度業績發佈會上,中國人保副總裁才智偉表示,對今年資本市場有充分信心,持看好態度。今年1月六部委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人保集團近期制定了相關落實方案。其中內容包括,會加大對權益資產的配置比例,也會積極參與監管有關試點。今年3月,人保壽險獲得金融監管總局統一批覆,會參與第二批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將會設立100億元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NO.3 中行、建行、交行、郵儲四大行發佈定增引入財政部投資,總金額5000億

中行、建行、交行、郵儲銀行今日相繼發佈定增公告,從此次四家銀行發佈的募資公告來看,募集資金合計5200億元,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其中,財政部擬認購的金額上限剛好約爲5000億元。注:2024年9月,金融監管總局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中提出,“國家計劃對六家大型商業銀行增加核心一級資本”。2025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披露,“擬發行特別國債5000億元,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

NO.4 央行:當前我國金融業運行總體穩健,金融風險整體收斂、總體可控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2025年金融穩定工作會議。會議認爲,2024年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系統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持續提升風險監測的廣度和深度,穩妥有序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有效助力金融高質量發展和金融強國建設。當前,我國金融業運行總體穩健,金融風險整體收斂、總體可控,金融機構經營和監管指標處於合理區間。隨着宏觀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中國金融體系的韌性將進一步提升。

NO.5 市場監管總局將加快推進人工智能領域國家標準研製工作

據市場監管總局召開的例行發佈會上透露,近期將圍繞人工智能領域發佈一系列國家標準,持續引領行業規範發展。據市場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介紹,隨着人工智能產業和應用快速發展,去年年底,市場監管總局會同有關部門印發《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對人工智能標準化工作進行了新一輪規劃。今年以來,先後發佈了人工智能大模型通用要求、測評指標與方法、服務能力成熟度評估等國家標準,爲規範人工智能應用“夯基架樑”“鋪路架橋”。近期,正在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國家標準研製工作,進一步落實《指南》總體佈局,持續健全人工智能領域國家標準。

NO.6 國家外匯管理局:2024年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貿易順差7680億美元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官微,近年來我國對外貿易穩健發展,2024年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貿易順差7680億美元,經常賬戶順差4239億美元,均處於較高水平,體現了我國經濟結構優化、製造業保持競爭優勢以及外需回升的共同影響。我國經常賬戶順差持續處於合理均衡區間,經濟內外部均衡態勢穩固,我國外貿發展對全球貿易失衡的溢出影響較低。

NO.7 證監會:增加銀行理財產品、保險資產管理產品作爲IPO優先配售對象

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修改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的決定》。本次共對《承銷辦法》的六個條文進行修改,主要內容包括增加銀行理財產品、保險資產管理產品作爲IPO優先配售對象。落實《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有關在新.股申購標準方面給予銀行理財、保險資管與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的要求,在《承銷辦法》第十二條第二款中增加銀行理財產品、保險資產管理產品作爲IPO優先配售對象,同時明確由證券交易所規定優先配售的其他情形,爲將來增加優先配售對象預留空間。

NO.8 證監會:禁止參與IPO戰略配售的投資者在承諾的限售期內出借股份

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修改<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的決定》,自公佈之日起施行。其中提到,禁止參與IPO戰略配售的投資者在承諾的限售期內出借股份。爲了落實《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有關禁止限售股轉融通出借的要求,做好與《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份管理暫行辦法》第十八條有關上市公司股東不得通過轉融通出借存在不得減持情形股份規定的銜接,迴應市場關切,刪除《承銷辦法》第二十一條第三款有關參與IPO戰略配售的投資者可以在承諾的限售期內出借獲配證券的規定。

NO.9 商務部:着力打通新能源汽車流通堵點

商務部相關負責人在202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延續快速增長的態勢,未來將進一步打通新能源汽車市場流通的堵點。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3月28日我國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已超176.9萬份,全國新.能源汽車乘用車已累計零售超205萬輛,較上年同期增長約34%。而在去年,全國汽車以舊換新總量超680萬輛,其中約400萬輛是新能源汽車。2024年零售的新能源車中,有1/3來自以舊換新補貼。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深入實施汽車以舊換新,適當加大換購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力度,釋放存量消費潛力。持續聚焦新能源汽車流通堵點,着力強化配套保障。

NO.10 證監會:上市公司應當充分披露可能對公司經營活動等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的因素

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辦法要求,強化風險揭示要求。上市公司應當充分披露可能對公司核心競爭力、經營活動和未來發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的風險因素。上市時未盈利且上市後也仍未盈利的應當充分披露尚未盈利的成因,以及對公司的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覈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