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CEO黃仁勳首次公開回應DeepSeek:投資者誤解
在週四的一場線上活動中,英偉達公司首席執行官黃仁勳(Jensen Huang)表示,投資者對 DeepSeek 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的進展存在誤解,這導致了市場對英偉達股票的錯誤反應。
今年 1 月,DeepSeek發佈了一款名爲 R1 的開源推理模型。DeepSeek 聲稱,R1 背後的大語言模型是基於性能較弱的芯片和遠低於西方主流 AI 模型的資金投入開發的。這一消息引發了投資者對英偉達股票的拋售,導致英偉達市值一度蒸發 6000 億美元(IT之家備註:當前約 4.35 萬億元人民幣),黃仁勳個人財富也一度縮水近 20%。不過,英偉達的股價此後已收復大部分失地。
DeepSeek-R1 推出後,投資者開始質疑大型科技公司投入數萬億美元建設 AI 基礎設施的必要性,認爲訓練模型所需的計算能力可能遠低於預期。
黃仁勳在週四的預先錄製訪談中指出,市場的劇烈反應源於投資者的誤讀。黃仁勳強調,儘管 R1 的開發似乎減少了對算力的依賴,但人工智能行業仍需強大的算力來支持模型訓練後處理方法,這些方法能讓 AI 模型在訓練後進行推理或預測。
隨着推理方法的不斷髮展和多樣化,英偉達芯片所提供的強大算力需求也將隨之增長。黃仁勳在活動中表示:“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他們認爲世界分爲預訓練和推理兩個階段,而推理就是向 AI 提問並立即得到答案。我不知道這種誤解是誰造成的,但顯然這種觀念是錯誤的。”他進一步指出,預訓練仍然重要,但後處理纔是“智能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學習解決問題的關鍵環節”。
黃仁勳還提到,DeepSeek 的創新成果爲人工智能領域帶來了巨大的活力。他說道:“R1 開源後,全球範圍內所展現出的熱情令人難以置信,這是一件極其令人興奮的事情。”
此前,英偉達的發言人已通過書面聲明迴應了市場的反應,但這是黃仁勳本人首次公開就此發表評論。
本文源自:IT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