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外國影響登記制度”生效,中國未被列入名單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英國“外國影響登記制度”(FIRS)於7月1日生效,英國政府將俄羅斯、伊朗納入“增強層級”的等級,沒有列入中國。
英國《金融時報》1日報道稱,外國影響登記制度旨在加強監管“構成國家安全風險的外國勢力”的活動,要求那些爲外國政府工作的人申報其活動。據英國政府網站介紹,該制度由“政治影響層級”和“增強層級”兩部分組成。在“政治影響層級”下,在英國代表任何外國勢力進行遊說的人必須表明身份。更爲嚴格的“增強層級”則適用於“對英國安全或利益構成威脅”的外國勢力,其任何活動均須註冊。
英國政府稱,俄羅斯和伊朗被列爲最高級別,因爲“對我們的利益構成了嚴重威脅”。英國內政部負責安全事務的大臣賈維斯先後在今年3月和4月宣佈將伊朗和俄羅斯納入“增強層級”等級。
一些對華存有偏見的英國議員當時質問名單上爲何沒有中國,並質疑工黨政府此舉是將經濟利益置於國家安全之上。賈維斯迴應說,不會臆測有哪些國家未來將會,或者不會被列入“增強層級”等級,並稱政府正採取長期一致的戰略方針來管理與中國的關係。
外國影響登記制度在保守黨執政時期提出,幾度延遲。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該制度是《2023年國家安全法》的一部分,後者賦予情報安全和執法機關更大權限,以更有效應對“日益複雜的外國敵意活動”。然而,在幾經延宕、各利害相關方角力後,外國影響登記制度未能在英國去年7月大選前實施。
彭博社在2024年5月曾披露,時任首相蘇納克領導的保守黨政府面臨着來自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等金融機構及英國其他大公司的壓力,要求放寬對與中國做生意的限制。英國2024年大選後,權力交接也導致這一制度的實施出現延誤。一些保守黨政客不甘於未能將中國列入“增強層級”,一再炒作“中國威脅”向工黨政府施壓。英國財政大臣裡夫斯明確反對該提議,稱其將損害中英商業聯繫。《金融時報》援引一名政府官員的話稱,儘管已經爭論多年,但目前“沒有計劃”將中國列入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