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再度推遲“千億美元”芯片工廠的建設!投產起碼再等5年

財聯社3月1日訊(編輯 周子意)陷入困境的芯片製造商英特爾週五(2月28日)宣佈,該公司將推遲在俄亥俄州開設芯片製造工廠的進程。

2022年時,英特爾曾承諾將投資高達1000億美元,在俄亥俄州建造一家規模龐大的芯片製造綜合體Ohio One,其中包括8家制造廠,以提高半導體產能,最初計劃是於2025年開始投產。

不過,根據最新的時間表,該公司表示要到2030年才能完成Ohio One位於新奧爾巴尼的第一座晶圓廠Mod1的建設,並於當年或次年開始運營;第二座晶圓廠Mod2可能會在2031年完工,並於次年開始運行投產。

英特爾代工製造副總裁兼全球運營官Naga Chandrasekaran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隨着我們繼續在美國工廠進行投資,我認爲重要的是,要使我們晶圓廠的投產與我們的業務需求和更廣泛的市場需求保持一致。這是我們一貫的做法,因爲它使我們能夠負責任地管理我們的資本,並適應客戶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實際上在近一年前已出現一次延期。去年3月時,英特爾曾表示Mod1和Mod2均計劃於2026年至2027年完工,並於約一年後正式投運。

業績持續滑鐵盧

英特爾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爲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制造商。但近年來,這家巨頭漸漸失去了這一地位,主要因爲其未能趕上人工智能熱潮,英特爾的邊緣地位導致公司業績一直在下滑。

該公司一直在考慮銷售放緩的問題,同時也在努力深入資本密集型的芯片製造業務。

去年8月,在該公司公佈令人失望的季度業績後,其股價遭遇了50年來最大的單日跌幅。伴隨着糟糕業績的,還有英特爾15%員工的裁減計劃、並從第四財季起暫停向股東派發股息。

去年全年來看,該公司股價更是慘遭“腰斬”。這種種導致該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帕特·蓋爾辛格(Pat Gelsinger)在去年12月被解僱。

該公司因其長期虧損的局面,還成爲了潛在的收購目標。去年9月就有報道稱,芯片製造商高通有意收購英特爾的部分芯片設計部門。上月有媒體指出,博通目前正在密切審視英特爾的芯片設計和營銷業務,同時,臺積電也在研究是否通過投資者財團控制部分或全部英特爾的芯片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