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Q2營收優於預期但虧損擴大 股價盤後重挫5%

▲英特爾CEO陳立武。(圖/記者高兆麟攝)

記者高兆麟/臺北報導

Intel(英特爾)25日公佈2025年第二季財報,營收雖優於市場預期,但虧損幅度擴大,加上宣佈多項裁員與削減投資計劃,盤後股價應聲下跌逾5%。這是新任執行長陳立武上任以來第二次對外發布財報。

根據外媒CNBC報導,Intel第二季營收爲128.6億美元,優於市場預估的119.2億美元;但每股虧損達0.10美元,仍未能轉盈。淨損爲2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虧損16.1億美元擴大,主因是公司提列8億美元資產減損,用於淘汰無法重複利用的過剩設備。

展望未來,Intel預估第三季營收中位數爲131億美元,也優於市場預期的126.5億美元。不過每股盈餘僅「達到損益兩平」,略遜於市場預期的每股盈餘0.04美元。

Intel同日發佈內部備忘錄,陳立白坦言上任後幾個月「並不輕鬆」,目前裁員計劃已完成大部分,總規模達15%,年底前全球員工人數將降至7.5萬人,預計全年可削減170億美元營運成本。

其中備受矚目的晶圓代工部門(Intel Foundry)表現持續不振,第二季營收44億美元,卻虧損高達31.7億美元。該部門至今尚未找到關鍵大型客戶,成爲集團財務壓力來源之一。

爲此,Intel宣佈取消原訂在德國與波蘭的新廠計劃,並將越南與馬來西亞的測試與封裝部門合併。同時,將放緩美國俄亥俄州先進晶片廠的建設速度,視市場需求與能否找到大客戶再行決定。

「過去幾年我們投資過快、過多,導致廠房配置零散、利用率不足,這必須改變,未來不再有無上限的投資預算,每筆支出都要合乎經濟效益。」陳立武強調,公司下一世代14A製程的投入,將完全依據客戶訂單量調整,也不會再有空頭支票。

他更表示,未來所有新晶片設計在進入「tape-out(流片)」階段前,皆須經由他本人親自審覈與批准,顯示高層對產品線控管的決心。

在業務表現方面,PC中央處理器爲主的用戶運算部門營收年減3%至79億美元;資料中心與AI晶片部門則年增4%至39億美元。儘管成長,但Intel在伺服器市場正面臨競爭對手超微(AMD)持續蠶食市佔的壓力,陳立武坦承仍在尋找該部門的長期領導人選。

Intel股價在2024年曾暴跌60%,寫下史上最慘年度,儘管今年迄今小幅反彈13%,但整體市值仍遠不如NVIDIA,市場關注Intel能否在轉型過程中成功止血並重回技術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