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經營困境 分拆或成出路
英特爾的困境不在高層動盪,而是經營方向妾身未明。圖/美聯社
被寄予振興英特爾厚望的執行長陳立武,才上任五個月就面臨美國總統川普逼退的壓力,但英特爾的困境不在高層動盪,而是經營方向妾身未明。美媒分析指出,將晶片設計和慘虧上百億美元的製造業務分拆,是這個昔日晶片巨人最好的活路。
華爾街日報報導,英特爾要專注於晶片設計還是晶片製造,或是兩者兼顧?陳立武接棒之初淡化這個問題,全心投入削減成本及讓晶片開發回到正軌。但隨着華府政治施壓,陳立武與董事會關係緊張,他欠缺長期戰略的問題難以再視而不見。
遭川普公開要求辭職的陳立武,11日前赴白宮會見川普後,川普改口大讚陳立武是成功傳奇。陳立武或許暫時躲過華府攻擊,但他掌舵短短數月的優柔寡斷,凸顯出英特爾問題有多嚴重。
英特爾曾是公認的晶片製造王者,但陳立武之前至少三任執行長的策略失當,最終導致製造優勢拱手讓給臺積電,晶片設計也落後超微等競爭對手,甚至輸給蘋果等昔日客戶。
陳立武的前任者基辛格,砸數千億美元試圖振興英特爾製造實力,重奪晶片生產技術領先地位,與臺積電一較長短,但努力未果而被逼下臺。加上晶片產業轉向AI運算,將英特爾推向泥淖。
陳立武一上臺就接下燙手山竽,但迄今爲止他所採的策略,看似與前任沒什麼兩樣,都是試圖同時解決所有問題。
尤其英特爾還在燒錢,截至6月的12個月期間,製造部門大虧136億美元。據報導分析,英特爾想找一條活路,最合理的做法是進行分拆,將製造部門從晶片設計業務分離出來成爲獨立公司。
報導指出,這麼做順應長期的產業趨勢,企業應在製造和設計之間擇一專注發展,少有兩者兼顧。
如此也可將英特爾意圖成爲大型晶圓代工製造商的根本問題解決,亦即可能想要英特爾製造晶片的潛在客戶,不願將生產外包給競爭對手的IC設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