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INTC.US)俄勒岡州工廠啓動裁員:技術轉型與財務困境下的重組突圍
智通財經獲悉,英特爾(INTC.US)正加速推進全球重組計劃。繼4月宣佈全球裁員2萬人(佔員工總數20%)後,公司於7月7日披露在俄勒岡州阿羅哈和希爾斯伯勒工廠啓動首輪裁員,涉及529個崗位,並已在加州聖克拉拉總部裁減107人。此次裁員是首席執行官陳立武(Lip-Bu Tan)自3月上任以來主導的第三次大規模人員調整,其核心策略被概括爲"以技術爲核心,精兵簡政"。
根據英特爾向美國勞工部提交的《工人調整和再培訓通知》文件,俄勒岡州作爲其最大生產基地(擁有約2萬名員工)將成爲裁員重災區。內部備忘錄顯示,全球10國15座晶圓廠的15%-20%崗位將被裁撤,預計影響超萬人,且不提供遣散補償。英特爾製造副總裁納加·錢德拉塞卡蘭坦言,此舉旨在應對"前所未有的財務壓力",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收同比下降0.9%至128.33億美元,淨虧損擴大至16.1億美元,連續第三個季度陷入虧損泥潭。
行業格局的劇變加劇了英特爾的困境。2025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預計達6970億美元,其中生成式AI芯片市場規模將突破1500億美元,佔整體份額超20%。然而,英特爾在AI計算領域的技術滯後使其錯失先機:臺積電(TSM.US)憑藉先進製程優勢,2025年第二季度市佔率達67.6%,營收255億美元;AMD(AMD.US)同期數據中心業務同比增長57%,AI芯片需求推動其股價年內上漲36%。反觀英特爾,其代工部門因效率低下被《芯片與科學法案》暫停79億美元補貼,美國政府對華出口管制更導致其全年營收預計損失15億美元。
陳立武的改革劍指組織臃腫問題。他在內部信中強調:"最強的領導者總能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此次裁員將重點削減管理層級冗餘及自動化替代崗位,同時保留先進製程工藝工程師等核心技術力量。儘管措施強硬,但資本市場已給出積極反饋:自7月裁員計劃披露以來,英特爾股價累計上漲6%,顯示投資者對戰略轉型的期待。
半導體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晶圓代工營收達720億美元,臺積電以35%市佔率領跑,其3納米制程良率已突破80%。AMD通過收購ZT Systems強化AI解決方案能力,與英偉達(NVDA.US)共同瓜分數據中心市場。在這場技術競賽中,英特爾能否通過裁員瘦身、聚焦AI芯片研發實現翻盤,仍需時間檢驗。
本文源自: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