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卷”起來了!這個地方亮出大招

文丨金文

城市競爭,不進則退。

但不同時期的城市競爭,有着不同的特點。

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它主要拼的是區位、交通,是土地、人口、政策上的各種發展要素。

但隨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社會整體發展階段的變化、要素保障水平在不同區域間的逐步拉平,城市競爭正在加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營商環境的比拼。

因爲營商環境直接關乎一座城市對企業的吸引力,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活力。而企業和企業家正是現代城市最寶貴的資源,是撬動發展的第一槓杆。

所以,今年開年後,全國多地都把“新春第一會”的主題聚焦於營商環境的優化上。這實際就是對大趨勢的積極順應,也預示着城市競爭風向標的明顯轉變。

順趨勢和變化者,得未來。

衡量城市營商環境的一個重要維度,就是作爲服務者的政府部門對趨勢和變化的敏感把握能力,對與市場要求相匹配的服務效率的追求意識。

2月18日,成都召開全市提能“12345 親清在線”做優一流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這是成都連續兩年新春首會聚焦優化營商環境主題。

而僅時隔十天,成都溫江區就召開依託“12345親清在線”提升“溫江效率”做優一流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

這樣的響應速度,契合了溫江一直以來對打造營商環境的重視、持續推進企業營商環境優化的決心,以及骨子裡的對效率的極致追求。

今年1月,溫江區委十五屆十一次全會審議出臺《關於依託智慧蓉城建設提升“溫江效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共發佈了15個方面52項具體舉措,提出到2025年底,營商環境智慧化服務體系總體形成,把“溫江效率”打造成爲廣知曉和高信賴的城市營商環境名片。

事實上,在各類營商環境優化舉措中都可以實實在在感受到溫江對效率的推崇。

比如,近年來溫江提出的營商環境“四度”中,就包括讓市場主體真切感受辦事服務的“速度”。再比如,堅持“三個要效率”:向互聯網要效率;堅持向流程再造要效率;堅持向簡政放權要效率。

爲何要如此重視效率?因爲對城市來講,要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在發展上必然等不得、慢不得;對企業來講,市場瞬息萬變,“時間就是金錢”,發展效率上不去,也就是自降競爭優勢。

因此,政府在營商環境的打造上,緊盯服務效率下功夫、作文章,可以說是抓住了企業的“痛點”。涉及服務,說一千道一萬,歸結到一點,其實就是政府要自覺跟上企業的節奏,不能“拖後腿”。

當然,營商環境中的服務效率,似乎不少地方也都在提,而“溫江效率”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跳出區域限制,主動對標行業先進。

也就是說,溫江雖然地處西部地區,但政府追求的是,要讓企業在溫江所能感受到的“效率”,與東部沿海地區不存在“溫差”。

這方面,溫江有一個稱得上敢爲人先的做法,那就是積極踐行“三個都可以”承諾。

其中之一就是明確,只要是先進地區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都可以參照。以廣大企業的現實需求爲出發點,以先進地區的經驗爲參照,把符合實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他山之石”爲我所用,最大限度滿足企業發展需要。

這樣一來,不僅增加了營商環境的比較優勢,也可以讓更多優質企業徹底打消“水土不服”的擔憂。

說到效率,關於“深圳速度”,大家都有耳聞。而“溫江效率”到底有多高呢?這裡僅舉一例。

去年12月,作爲成都市重點研發項目的四川天府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百兆瓦全釩液流電池產業化項目,在溫江正式運營投產。而該項目。“9月簽約,12月投運,一個季度就完成了所有籌備工作”。

這讓公司負責人感慨——“速度超乎想象”。

當然,溫江的“高速”、“高效”,更是建立在專業的基礎之上。

爲了提高營商環境打造的專業化水平,溫江善於發揮“智囊”的作用。這方面,擁有豐富的高校資源,正是溫江的優勢所在。

比如,近年來溫江就與駐地高校西南財經大學深化合作,共建天府商務服務區,共同推動營商環境建設。

天府商務服務區是溫江與西南財經大學合作共建的以金融服務、財務服務、商貿服務爲特色,提供企業全生命週期一站式、全鏈條服務的商務政務服務平臺,目標是打造成爲“商務服務集成新高地、成都營商環境新名片”。高校的支撐,無疑給營商環境的打造注入了專業化的力量。

一個細節是,天府商務服務區總體策劃方案和運營模式策劃方案,都是邀請戴德樑行、普華永道等國際機構編制,並由此確立了“政府+高校”“線上+線下”“商務+政務”的“3個+”發展模式,從頂層設計破解校地企多方協同、利益有效聯結等關鍵問題。

同時,爲了最大程度挖掘校地合作在助力營商環境打造上的潛力,近年來溫江還以促進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爲導向,與西南財大連續兩年共同舉辦“國際金融科技論壇”,舉辦首屆中國(成都)數智金融高峰論壇、“雙碳”與ESG高質量發展主題峰會等論壇沙龍活動數十場,以高能級會議論壇持續助力現代商務產業創新生態營造。

此外,建立以促進校友資源轉化爲核心的校地協同招商機制,與西南財大等組建聯合考察團,先後赴上海、深圳開展招商引智,舉辦現代商務產業暨天府商務服務區招商推介會。

千萬別低估了地方和高校相互賦能所蘊藏的巨大發展紅利。國內外,“一流城市”與“一流大學”相互成就的故事可謂比比皆是:

合肥與中科大,杭州和浙大,武漢和華中科大,舊金山與斯坦福大學等,都共同譜寫了校地共發展的美好篇章。並且,這種紅利,並不僅體現在營商環境的優化上。

可以說,正是因爲抓住了“效率”和“專業”這兩個關鍵龍頭,溫江這幾年嚐到了甜頭,或者說,獲得了可觀的回報。

比如,2023年,溫江新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5家,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5家。

同時,2021-2023年連續三屆獲評“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區”,先後獲得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城區、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示範區。

當然,營商環境的優化,服務效率的提升,涉企服務專業化水平的提高,沒有止境。

當前,溫江正加快構建“姓溫有據”的“3+6”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醫藥健康、綠色食品、現代都市農業三大地標產業聚優培強,裝備製造、電子信息、印務輕紡、現代商務、文體旅遊、數字經濟六大重點產業和未來產業集聚成勢。

產業越向縱深發展,服務效率和專業化水平,也越要與時俱進、不斷刷新。圍繞效率和專業化,“金溫江”持續擦亮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就是要能夠讓更多企業感受到誠意和暖意。

而這,也未嘗不是溫江直面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的最大實力與底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