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三元大火最新調查結果 疑成品堆疊過密、安全系統故障

臺泥子公司三元能源7月14日爆炸起火,今天召開第二次檢討會,經濟部園區管理局委外單位調查報告出爐,說明成品堆疊過密及作業中人員意外撞擊電池等原因導致成品熱失控,另在設備或系統也存在缺失。園管局強調,火調結果仍由檢調確認後公佈。

立委賴瑞隆今早邀集經濟部園區管理局、消防署及市府相關局處開檢討會,會中居民反映近日仍有聞到異味,且有里民感到頭暈、嘔吐及皮膚過敏,擔心是火災後的空污後遺症。立委賴瑞隆強調,居民無法接受高風險、有污染性產業離住宅區這麼近,持續朝撤廠及撤照方向努力。

園管局委託第三公正單位工研院調查報告出爐,高屏分局簡報指出,事故原因可能主要分成「成品熱失控」及「設備或系統缺失導致」兩大原因。

成品熱失控部分,1、化成後靜置區之成品堆疊過密,未配置有效散熱或冷卻機制造成成品熱失控。2、作業人員意外撞擊電池,部分電池單體短路引發連鎖熱失控,導致儲存區內大量電池迅速燃燒爆炸。 3、清洗作業未控靜電或使用水性介質,液體滲入或靜電釋放點燃可燃物,當水與鋰電池接觸隨即電池單體短路,引發初期過熱失控。

設備或系統缺失導致部分,安全電池管理系統(BMS)故障,未即時偵測過充,導致電池高溫引發電解液分解,釋放可燃或爆炸性氣體,缺乏有機氣體檢測與強制排氣設計,導致可燃氣體累積聚集於空間內:現場沒有接地設施,導致靜電碰上積聚可燃性氣體所致。

三元科技總經理薛人禎表示,目前三元還沒有申請復工的想法,一定會在完全不影響周邊里民,且做好最佳場所清理後才申請,未來會找尋合格的空污廠商每月進行數據檢測,資料同步提供在地裡民及相關單位。

立委賴瑞隆今日在小港區公所召開「三元能源公司火災事故第二次檢討會」,強調高危險工廠不應該離住宅區太近,他會朝遷廠撤照方向努力。記者徐白櫻/攝影

高雄小港區多位里長出席檢討會,強調小港居民近日仍聞到異味,小港人不能成爲三元的試驗品或陪葬品。記者徐白櫻/攝影